就许宰求云岫介和集
昔者杜老夜听许十诗,为言风骚共推注。
如何汗青失其传,览杜集者为许惜。
我曾得介和之编,暗中惊喜拾拱璧。
泰岳之后虚人归,宗派元自一家出。
驰筒往返者谁欤,云岫先生诗巨擘。
文鸾彩凤迭应酬,呼撼翠梧彻金石。
血驹紫燕争追驰,容与蚁封中徐疾。
留卷把玩不忍归,痛快差类愈头檄。
应知至宝畴敢私,天下有目皆愿识。
刊之坚梓广流行,作我县斋大奇特。
诗名要与宇宙齐,岂比五台诗卷逸。
自从秋孟授锓工,跂予望之朝连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有位姓杜的老人在夜间聆听了许十的诗篇,感慨它们的风流才子共同推重。
为何这些作品在历史文献中失去了传承,让读杜集的人替许十感到惋惜。
我曾经得到过一本介和的诗歌集,私下里开心得如同捡到了宝。
泰山之后人才辈出,他们都是源于一脉。
频繁书信往来的是哪位呢?原来是云岫先生这位诗歌大家。
彼此间犹如鸾凤般相互呼应,一起写出文章来震人心魄。
就像是在小径上策马追逐,有风度有速度地处理各种问题。
留下诗文让人看了难以忘怀,就像是喝了美酒一样令人陶醉。
我们都知道珍贵的宝物不能独享,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鉴赏。
将它印制成书广泛传播,在我家的书房内也觉得神奇。
这诗篇的影响力足以与天地比肩,而并非仅仅在于五台山上的诗篇。
自从秋天开始刻印,我每天都在期待着。
去完善
释义
1. 许十:即许棠,唐朝诗人。这里“夜泊牛渚怀古”的“夜”字点明了季节是秋天,即农历八月左右。
2. 岱宗:泰山,五岳之首。这里是说许棠的地位如同泰岳,无人可以替代。
3. 宗派:即家派,指许棠的诗风。
4. 云岫先生:指周南,字云岫,福建建阳人。
5. 泰岳之后虚人归:这句话意思是,杜甫的地位无法被超越,就像泰岳一样巍峨。
6. 文鸾彩凤迭应酬:比喻诗文之间的相互唱和。
7. 呼撼翠梧彻金石:比喻诗歌声情并茂。
8. 血驹紫燕争追驰:形容诗人才华横溢。
9. 容与蚁封中徐疾: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在人间地位卑微,但才华依然显现出来。
10. 愈头檄:喻指非常痛快的事。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王迈写给许宰的《就许宰求云岫介和集》,感慨于诗人杜甫昔日在夜晚聆听许十诗歌时的称赞,为其风骚而被推崇,但由于历史变迁导致这一传承流失。诗人提到曾得到过许介和的诗集,视作珍宝。同时赞美云岫先生的诗歌功力,称其为泰山北斗般的人物,赞扬他的诗歌才华犹如凤凰振翅、麒麟出游。并认为此等至宝不应私藏,希望广为流传,以使其名声与天地同辉,超越五台山等地诗篇的逸事。而自从许宰的书匠开始刻印工作以来,自己更是日思夜盼,期待这部诗集能够广泛传播,大放异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就许宰求云岫介和集》是南宋诗人王迈于公元1156年所创作的一首长诗。此时正值南宋中期,金国屡次南侵,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豪情壮志和对祖国的忧虑。
王迈本名王哲甫,字元衡,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在母亲的教诲下,他发奋苦读,最终在27岁考中进士。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因为直言不讳而被罢官。在南宋动荡时期,王迈忧国忧民,积极参与抗金斗争,多次上疏陈言,但都未被采纳。
南宋中期,金兵南下攻宋,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民族矛盾尖锐。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王迈的诗作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危机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就许宰求云岫介和集》是王迈写给一位名叫许宰的朋友的。许宰是他的知音,也是他的战友。他们在共同抵抗金兵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首诗中,王迈表达了他对许宰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他们共同抵抗外敌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