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日赠张直夫
参差寒叶树,林鸟独依栖。
髪变心同素,年迟日向西。
一水通晨夕,三山隔海溪。
尚忆鲁儒席,南楼携手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参差不齐的树叶在寒风中摇曳,树林里的鸟儿孤独地栖息。
头发变白,心境依然朴素如初;时光荏苒,太阳已经偏西。
一条小溪连通着早晚,隔着海洋和溪流可见三座山丘。
我还在想念与那位学者共坐一堂的时光,那时我们在南楼携手共进。
去完善
释义
1.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2. 寒叶树:冬天叶子凋落的树木;
3. 林鸟:树林里的鸟;
4. 依栖:依靠、栖息;
5. 髪变:头发变白;
6. 心同素:心态变得朴素;
7. 年迟:年纪增大;
8. 日向西:太阳逐渐西下,指时间流逝;
9. 一水:一条河;
10. 通晨夕:连接着早晨和傍晚;
11. 三山:古代神话中的海外仙山,此处借指远处;
12. 海溪:大海边的溪流;
13. 尚忆:仍然记得;
14. 鲁儒席:孔子的教诲之地,指儒家文化;
15. 南楼:指南面的楼房;
16. 携手齐:共同举起手,表示团结一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冬日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出人生的感悟和怀念友人的情感。首联写树木凋零、鸟儿独栖的景象,暗示季节的更替;颔联以“髪变”和“年迟”表达人生的老去,表现出诗人面对时间的无奈;颈联描述了空间距离的遥远,寓意友情的深厚;尾联则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时光,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理解,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立冬日赠张直夫》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27年,即北宋末南宋初的时期。此时正值金兵入侵中原,北宋灭亡之际。
在这个特殊时期,吕本中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原是北宋朝廷的官员,但在金兵攻陷汴京后,他被迫流亡到江南地区,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吕本中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张直夫。两人常常相聚谈论时局、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
同时期,整个时代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金兵的侵略导致北方大片土地沦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朝廷在临安建立了新政权,却无力收复失地,反而偏安一隅,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这些都让吕本中等人深感忧虑,渴望恢复国家统一、重振民族精神。
在这种背景下,吕本中创作了这首《立冬日赠张直夫》,以此表达对友人的诚挚情谊,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诗中的“纵有扶摇力”暗指金兵的强大实力,而“正使乘春逐马蹄”则表达了对南宋朝廷懦弱无能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