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郭风雨朝霁怅然秋思
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
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桐叶竹林在清晨显得格外清爽,凉爽的秋风似乎来自故乡。面对秋天的到来和初升的太阳,我不禁被周围的事物所感动,坐在窗前的书桌前。江上的燕子渐渐飞回了北方,山上的石榴花虽然已经凋谢,但依然繁茂。回顾我的一生,确实有很多值得感慨的事情,但人老了,已经不想多说什么了。
去完善
释义
桐竹:指梧桐树和竹子。这里借指环境。
离披:散乱的样子。
故园:故乡的家园,此处指诗人所在的故地长安。
惊秋:因秋天来临而感伤。
感物:感知外物,触景生情。
坐:因为,由于。
前轩:前面的小屋或窗户。
江燕:即江鸥。
山榴:一种树木的名字,秋季结果实。
平生:平素,以往。
信有:确实有。
意:情感、情感寄托。
衰久:年老体弱的时候。
忘言:难以用言语表达。
去完善
赏析
《山郭风雨朝霁怅然秋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中,“桐竹离披晓”描述了秋天的早晨,桐树和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景象。“凉风似故园”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中,“惊秋对旭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惊讶,以及对朝阳的赞美。“感物坐前轩”则表现了诗人因感受到自然界的万物变化,而在窗前静坐沉思的心情。
颈联“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中,“江燕飞还尽”描绘了秋天来临,燕子南飞的景象。“山榴落尚繁”则表现了山上石榴叶落之时,依然繁茂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
尾联“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中,“平生信有意”表示诗人相信人生中的美好时光会到来。“衰久已忘言”则表达了诗人因为长时间的衰老和失意,已经忘记了曾经的美好愿望。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郭风雨朝霁怅然秋思》是唐朝诗人羊士谔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风雨过后,山林间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朝中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诗歌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李白等都活跃于这个时期。
其次,关于羊士谔的人生际遇,他是唐朝的官员,曾任宣州刺史、都督等职。他在官场上表现出色,但由于他的正直性格,也受到了一些挫折。他曾因为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这也使得他对于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最后,在唐朝中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探索也更加深入。这使得诗人能够更好地观察和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并将这些感受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同时,由于羊士谔的个人经历,他也更加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这使他能够在诗歌中传达出更深沉的情感。
综上所述,《山郭风雨朝霁怅然秋思》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朝中期,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丰富的时期。在这首诗中,羊士谔通过描绘风雨过后的山林景色,表达了他在官场受挫后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