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晚偶题

标题包含
春晚偶题
幸有陶公五株柳,不恋河阳千树花。 数日东风吹欲尽,小轩寂寂日西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辽,字睿达,唐朝末年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主要活动在今中国东北地区一带。 沈辽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沈庆之是唐朝末年的一位名将,曾任安东都护府都督。沈辽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幸运的是,我有陶渊明的五棵柳树相伴,而不去羡慕河阳的千树花朵。 几天的春风就要吹尽这一切,小轩窗内寂静无声,夕阳渐渐落下。
去完善
释义
《春晚偶题》:本诗是宋代诗人沈辽创作的一首咏柳诗。 1. 陶公五株柳:陶公,指陶渊明;五株柳,即指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棵柳树。这里用来表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2. 不恋河阳千树花:河阳,指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的河阳县,古代以种植花木闻名;千树花,形容繁盛的花木景象。这句是说诗人并不羡慕繁华的世俗生活。 3. 数日东风吹欲尽:数日,指几天;东风,春风;吹欲尽,形容春天即将结束。这句是描述春天的景色。 4. 小轩寂寂日西斜:小轩,指诗人居住的小屋;寂寂,形容寂静的环境;日西斜,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这句描绘了诗人闲暇时的生活场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构思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陶公五株柳”与“河阳千树花”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不屑。在春风吹拂下,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小轩的寂静与夕阳的西斜则渲染了一种孤寂的氛围,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诗人的心境。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晚偶题》是北宋诗人沈辽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48年,即宋仁宗庆历八年,此时的沈辽年仅27岁。这一年,他因父亲去世而回家守孝,在故乡度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 此时正值北宋中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们喜欢在闲暇之余游山玩水,欣赏自然美景。沈辽也不例外,他在守孝期间常常外出踏青,欣赏家乡的美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沈辽写下了这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