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蕉叶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观蕉叶二首 其一
春阴薄薄压轻寒,朱槛无聊愁梦残。 唯有庭蕉会人意,芳心欲展复微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辽,字睿达,唐朝末年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主要活动在今中国东北地区一带。 沈辽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沈庆之是唐朝末年的一位名将,曾任安东都护府都督。沈辽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阴影轻薄地笼罩着微寒的空气,红色的栏杆上显得无聊和忧愁。只有院子里的香蕉树最能理解人们的感受,它的花苞即将绽放却又微微收敛。
去完善
释义
1. "春阴薄薄":指春天的阴云淡薄。 2. "朱槛":红色栏杆,这里指沈辽家中的栏杆。 3. "无聊":无所事事,闲极生愁。 4. "芳心":这里比喻蕉叶即将舒展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观蕉叶二首 其一》沈辽赏析: 这首诗歌以春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寒冷中感受到的无聊和忧愁。“春阴薄薄压轻寒”一句,生动地描述了春天的寒气侵肌之感。这种氛围使诗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影响到他的梦境。“朱槛无聊愁梦残”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内心的空虚与惆怅。 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相反,他发现了生命力的存在,那就是庭院里的芭蕉树。“唯有庭蕉会人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芭蕉树的欣赏和理解。虽然外面的环境恶劣,但芭蕉树仍然努力地生长着,这使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力量。 最后两句“芳心欲展复微攒”,通过描写芭蕉树叶在风吹拂下的动态变化,展现了芭蕉树的坚韧和不屈。诗人以此比喻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努力,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困境时仍能坚持信念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蕉叶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沈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57年左右,此时正值北宋中期,王安石新法推行时期。沈辽此时尚未步入官场,但其家族及自身颇受社会变迁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沈辽因家族世代为官,颇受家族世业的熏陶。然而,他本人并未完全顺从儒家士大夫的价值观,而转向了对自然、人生的哲理思考。这段时间也是沈辽生活相对平静的时期,他开始关注生活中看似寻常的事物,通过细微之处观察世界。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