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标题包含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曾任绵州推官。欧阳修四岁时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黄昏时分,稀疏的雨点敲打着大地,怎能承受这凄凉之景?更令人特意怀念起那位漂泊天涯的游子。
去完善
释义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泛指远游之人,此处暗指思念的对象。
去完善
赏析
此词开篇以“栏干十二独凭春”勾勒出一幅孤独凭栏的画面,奠定了全词的基调。晴空万里与碧绿连天的景象虽开阔,却映衬出主人公的孤单。接下来,“千里万里,二月三月”用时空的延展强化了羁旅的漫长与愁绪的深重。下片借典故“谢家池”与“江淹浦”将诗意与离情融为一体,使情感更加深厚。最后以“疏雨滴黄昏”的清冷意象收束,点明思念之情,余韵悠长。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个人的孤寂,也折射出时代背景下文人的普遍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彼时欧阳修正处人生中经历仕途起伏与内心沉淀的阶段。他有着政治上的抱负,却也常遭现实打击,内心交织着复杂的情感。此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借春日之景抒发离愁别绪。栏杆外春草绵延至天际,勾起行人羁旅的愁苦,又化用典故将离别的凄怆与思念加深,黄昏疏雨更添一层怅惘,是其借景言情、寄托幽思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