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遶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此间充满无尽的悠然逸趣,何时都能启程奔赴天台山。
去完善
释义
逸兴:超脱尘世的兴致;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东部,道教圣地。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开篇点明主题,以“稽山”和“谢客才”奠定基调,暗示友人的非凡才情与越地山水相得益彰。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越地壮丽的自然景观:“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画面生动,动静结合;“东海横秦望,西陵遶越台”则凸显地理特色与历史底蕴。随后,“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进一步渲染视觉冲击力,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两句引入文化典故,既表达对友人旅途愉悦的祝愿,又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开阔,语言清新隽永,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李白正处于人生的游历与创作盛期。他生性豪放不羁,热爱山水,常在游历中寻觅灵感。此诗是送别友人去探寻越中山水所作,那时他与友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而越地山水又久负盛名,充满奇绝之景。李白自己对那片山水亦心向往之,于是借送别之际,将越地的山川之美、人文逸趣以及自己内心的向往之情融入诗中,既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是自身情怀的一种抒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