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功成将
定难在明略,何曾劳战争。
飞书谕强寇,计日下重城。
深雪移军夜,寒笳出塞情。
苦心殊易老,新髪早年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定难在于明略决策,何须经历战争辛劳。
一封飞书告知强大敌军,预计不久便能攻克重要城池。
夜晚在深深的雪中移动军队,寒风中的胡笳展现出出征的情感。
用心良苦却容易老去,新发白如早年的白发丛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定难:指稳定国家,消除祸患。
2. 明略:明智的策略。
3. 飞书:指传递书信。
4. 强寇:强大的敌寇。
5. 计日:计算时日。
6. 重城:指城市或城堡。
7. 深雪:深厚的积雪。
8. 夜:夜晚。
9. 寒笳:寒冷的胡笳声。
10. 出塞情:表达出关外打仗的情感。
11. 苦心:用心良苦。
12. 殊易老:非常容易衰老。
13. 新髪:新生出的头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军事将领的智慧和英勇。首先,诗人强调了将领的明略(即卓越的战略才智)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而非依赖于直接的武力冲突。接着,描述了通过书信劝降敌军的方式迅速攻下敌方的重镇,展示了将领的外交才能。
其次,“深雪移军夜,寒笳出塞情”描绘了行军在深夜大雪中的艰辛与士兵们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流露出诗人的同情之心。
最后,尽管军事生涯充满艰辛,但将领的斗志仍然年轻,象征着他坚守使命,直至胜利的坚定信念。整首诗通过展示将领的智勇双全,赞颂了他的忠诚勇敢以及家国情怀,展现了唐代边塞诗歌的特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功成将》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诗中的“功成将”是指那些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英勇善战的将士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世纪中期,即唐朝晚期。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衰弱,边疆战事频发,百姓生活困苦。方干作为一位文人,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因此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的赞美。
方干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主要是他不断地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始终未能取得功名。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创作诗歌,用自己的作品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在唐朝晚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局势紧张。这些时代背景使得方干在创作这首诗时,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疾苦。他希望那些英勇善战的将士们能够为国家建功立业,实现和平与繁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