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日暖风喧,殿春琼蕊依台榭。
雪堆花架。
不用丹青写。
莹彻精神,映月唯宜夜。
幪香帕。
倩风扶下。
碎玉残妆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阳光温暖,微风轻拂,宫殿旁的春花在琼瑶般的花蕊中依傍着亭台楼阁。
那花儿就像雪堆一样覆盖在花架上。
美得无需用画笔描绘。
花朵晶莹剔透,映射月光最为合适。
用蒙香帕轻轻包裹,请微风帮忙摘下。
脱下破碎的花瓣如同卸下残妆。
去完善
释义
1. 殿春:指春季最后盛开的花。
2. 琼蕊:指花瓣。
3. 台榭:古代建筑在地面上的楼观,多用木构架支撑。
4. 雪堆花架:形容花朵繁茂的景象。
5. 莹彻:明亮透彻。
6. 蒙香帕:用香巾遮掩口鼻。
7. 倩风扶下:请求清风帮助自己落下。
8. 碎玉残妆卸:比喻花瓣凋落如卸下的妆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花儿凋谢的情景,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切的感受力。“日暖风喧,殿春琼蕊依台榭”这一句,以温暖的阳光和喧嚣的风声为背景,突显了春天最后的琼花玉蕊在亭台楼阁间的美景。接下来的“雪堆花架,不用丹青写”则进一步强调了花的洁白无暇,用不着画家的画笔去勾勒其美丽。
而“莹彻精神,映月唯宜夜”则表现了花朵在月光下的晶莹剔透,使它们的美丽更加鲜明动人。后半部分借助于“蒙香帕,倩风扶下,碎玉残妆卸”描绘了花儿凋谢的画面,寓意着美好的事物终将离去。整首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春天的深刻感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是南宋诗人赵师侠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189年至1209年之间。
在南宋晚期,国家内外交困,金国不断侵扰南方边境,百姓生活困苦。赵师侠作为一位文人,深感责任重大,他希望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赵师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葵是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任参知政事等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赵师侠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
赵师侠的诗词风格独特,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这首《点绛唇》中,他以“天涯客梦频惊”开篇,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接下来,他又以“暮雨潇潇江上亭”的形象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最后,他以“画阑倚遍愁无寸”结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的无力感。
总的来说,这首《点绛唇》是赵师侠在南渡之后,面对国家的内外交困,抒发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一首词。它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