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巴河

标题包含
巴河
纷纷剑客走淮濆,破虏红袍海内闻。 行到巴河打叉处,居人犹识旧将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项安世,字平甫,号无庵居士,南宋著名学者、诗人。他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享年109岁。 项安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 2. 剑客:指英勇的武士或侠士。 3. 走淮濆:在淮河地区活动。 4. 破虏:击败敌人。 5. 红袍:红色战袍,这里指唐朝将领所穿。 6. 海内:全国范围。 7. 巴河:位于今四川东部的一条河流。 8. 打叉处:即岔路口。 9. 居人:居民,当地人。 10. 旧将军:指以前的军事统帅或将领。
去完善
赏析
《巴河》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战场归来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剑客”、“破虏红袍”和“巴河打叉处”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形象。同时,通过“居人犹识旧将军”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整首诗形象生动,情感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巴河》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左右,项安世正身处贬谪生涯。这一时期南宋政治相对稳定,但经济逐渐走向衰退。他因为直言不讳的性格和政治立场多次受到打击,终于在绍熙元年(1190年)被贬至泸州,担任通判一职。 在这首诗中,项安世通过对巴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流放的无奈。他描写了巴河的景色和两岸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展示了他在这个特殊时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