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圆悟勤禅师赞

标题包含
圆悟勤禅师赞
尸碧岩,谤乳窦,击高庵,据瓯阜,此皆人所议论不到。 说甚么减灶法无文印,尽情约下置而勿论。 或曰毁誉不在乎两端之间,䖃苴翁别有长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愚,俗姓陈,字无智,号虚堂,法号释智愚,南宋时期禅宗高僧。他生于1185年,卒于1269年,享年84岁。 释智愚出生于浙江台州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圆悟勤:禅宗临济宗僧人,谥号“真觉大师”。 2. 释智愚:南宋禅宗云门宗僧人,谥号“慈智大师”。 3. 尸碧岩:指圆悟勤在碧岩山隐修。尸,动词,在此处有隐修的意思。 4. 谤乳窦:诽谤圆悟勤在乳窦山开坛讲法。谤,诽谤、诋毁。 5. 击高庵:建立高庵寺。击,建立、创立。 6. 据瓯阜:占据瓯江边的土地。据,占据、占有。 7. 减灶法无文印:指赵武灵王推行的一种兵家战术,即通过减少军营的数量来欺骗敌人,使敌人大意,从而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这里用来比喻机巧的谋略。 8. 尽情约下置而勿论:将各种事情都约定下来并且搁置起来不去谈论。尽情,所有的、一切的事情;约,约定、规定;置而勿论,放在一边不去谈论。 9. 毁誉不在乎两端之间:批评与赞誉都不放在心上。毁誉,对名声的负面和正面评价;两端,两个极端。 10. 䖃苴翁:指圆悟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颂扬了圆悟勤禅师的修行精神和智慧。首联描述了他身在碧岩、乳窦、高庵和瓯阜等清幽之地,这些都是世俗之人无法理解的境界。颔联则提到他的教导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减灶法和无文印,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颈联则表达了他的观点,即毁誉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自己的修行。尾联则暗示禅师有更高层次的领悟,这也是诗人对其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圆悟勤禅师赞》是一首描绘禅宗高僧圆悟勤的赞美诗,由宋代著名僧人释智愚创作于公元12世纪。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智愚正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佛教宗师,对禅宗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公元12世纪的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蒙古帝国逐渐崛起,对中原地区产生严重的威胁。在这个背景下,佛教作为一种寻求内心宁静和精神寄托的宗教,受到了许多文人和百姓的青睐。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顿悟和内心的修行,自然成为了许多人追求精神解脱的方式。 释智愚,号慈照宗主,是当时禅宗五山十刹之一的径山寺住持,因其德行高洁、学识渊博而深受僧俗敬仰。他通过观察和研究圆悟勤的言行事迹,深切感受到其智慧和德行,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