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题天坛观

标题包含
宿题天坛观
沐髪清斋宿洞宫,桂花松韵满岩风。 紫霞晓色秋山霁,碧落寒光霜月空。 华表鹤声天外迥,蓬莱仙界海门通。 冥心一悟虚无理,寂寞玄珠象罔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沧,字蕴灵,号莲峰居士,唐朝末年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850年至900年间。 刘沧的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但据《全唐诗》收录其诗作来看,他曾在唐末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及第。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洗完头发在清修的房舍里过夜,山洞般的住所充盈着桂花香和松树的气息。 秋天的山景在晨曦中显得紫霞片片,而碧蓝的天空在寒冷的光线下映衬出月亮如霜。 远处的天际传来声声仙鹤叫唤,而神仙居住的仙境仿佛与大海相通。 在深入思考领悟之后,我明白了虚无的真理,那寂寞的玄珠就像茫然中的万象一样存在。
去完善
释义
1. 宿题天坛观:古诗题目,意指在天坛观过夜,观赏夜景。 2. 沐髪清斋:洗头并吃素食,表示净身修心。 3. 洞宫:道教修炼场所,此处指天坛观。 4. 桂花松韵:桂花香和松树的声音,描绘环境清幽。 5. 岩风:山间之风,带来清新凉爽的感觉。 6. 紫霞:日出时的霞光,如紫色云雾。 7. 碧落:天空高远辽阔,泛指天空。 8. 霜月:带着寒意的明月。 9. 华表:古代皇宫外的装饰性建筑,此处指高大建筑。 10. 鹤声:鹤的鸣叫,象征高洁。 11. 天外迥:形容声音遥远。 12.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13. 海门:海口,指海边。 14. 冥心:静心,专注于内心世界。 15. 一悟:突然领悟到。 16. 虚无理:虚无一物的道理,表达超越世俗的观念。 17. 寂寞:心灵孤独与宁静。 18. 玄珠:神秘的宝珠,比喻难以理解的事物。 19. 象罔:无形象的状态,这里暗示作者已忘却尘世纷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仙境与禅修的诗。在诗的开头,诗人以沐浴和斋戒的形象展示出自己在洞宫中的生活,松涛、桂香和清风使得这种氛围愈发清新。接下来,他展示了秋天的景色:清晨的紫霞、晴朗的山景以及夜晚的月光霜华。这些都使得仙境愈发生动迷人。而海门的相通和华表的遥远回声,则显示了仙境的神秘和辽远。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在冥想中对虚无的理解,他在玄珠和象罔之间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题天坛观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沧之手,创作于公元849年前后。当时唐朝已经步入了晚唐时期,战乱不断,民生疾苦。刘沧这个时期的创作主题多围绕此展开。刘沧在少年时期,历经家道中落,生活困顿。后虽发奋读书,但科场不顺,久试不第。生活的坎坷让他对社会有了深切的洞察和体验,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注重描绘现实生活,特别是那些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普通人的生活。这种关注民生的态度使得他的诗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例如在《宿题天坛观》一诗中,刘沧通过描绘夜晚天坛的景象,表达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难困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