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

标题包含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
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余廿载。 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 吴兴胜概夸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 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 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 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 渔人艇子时往还,笭箵掷下前溪湾。 一声欸乃水天碧,回头却羡沙鸟闲。 楼高望极情思远,前揖衡山后苍弁。 陌头杨柳几春风,当年曾识齐斋面。 我今怀古心悠悠,古人不见今人愁。 夕阳收尽暝烟浮,扁舟载月归来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齐斋的老子如今何在?他离开人间已经二十年了。世事变迁如同白驹过隙,唯有山川河流依然永恒不变。 吴兴的美景以玉湖为最佳,鹅溪的画作犹如一幅玄晖图。天空的光芒仿佛无边无际,寒冷的玉湖倒映着清澈的冰壶。阳光下的湖面闪耀着万里波光,宛如一幅石画在水中涌现。 那位先生的目光独具慧眼,选择在此地筑庐而居,并将这些美景收纳进他的诗篇。渔民的小艇不时穿梭往来,他们用竹篓捕捞前溪的鱼。水面上的欸乃声和蓝天白云相映衬,让人不禁羡慕那些悠闲的沙鸥。 高楼之上,放眼望去,景色秀美而又深远。前面的衡山和后方的苍弁山遥相呼应。田野边的杨柳见证了多少春天的到来,它们也曾在当年见过齐斋的模样。 今天我怀抱着悠悠的古情,虽然古人已经逝去,但他们的故事仍然让今人感叹不已。夕阳西下,夜幕的烟雾漂浮在空中,我将乘着小舟,带着月色回来休息。
去完善
释义
1. 齐斋:南宋诗人王之望的号,他在南京白鹭洲建了书房名为“齐斋”。 2. 安在:在哪里。 3. 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 吴兴:指浙江湖州市。 5. 玉湖:即今江苏苏州市西南的石湖。 6. 玄晖: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的别名。 7. 鹅溪:四川中江县东的鹅溪,产好纸。 8. 天光:天空的光辉。 9. 渺无极:形容辽阔无边。 10. 清冰壶:原意是盛酒的容器,这里借喻清泠的环境。 11. 晴波:晴天下的水面。 12. 一卷石:在水面上展开的石头。 13. 欸乃:象声词,拟橹声。 14. 沙鸟:水鸟。 15. 衡山:湖南衡山县南的衡山。 16. 苍弁:浙江衢州市西北的弁山。 17. 陌头:道路旁边。 18. 杨柳:柳树。 19. 怀古:怀念古代的事。 20. 暝烟:黄昏时的烟雾。
去完善
赏析
韦奇这首《题倪文昌玉湖书院》描绘了玉湖书院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诗歌通过描述书院周围的自然景观、渔人生活以及诗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首联提到“齐斋老子”,指的是唐朝著名的文人李齐斋,他曾是玉湖书院的院长。如今他已经离世二十年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怀念。而“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则是对世事变迁的感叹,只有大自然的山水美景永恒不变。 接下来,诗人用“吴兴胜概夸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来赞美玉湖书院的美景。其中,“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是对天空与湖泊的描绘,将天空的广阔与湖泊的清澈融为一体,展现出书院宁静美丽的景象。 颔联以“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描绘了湖面平静如镜,一块礁石矗立在湖中央的画面,彰显了书院环境的清幽。而“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则表达了书院创办人对自然的崇敬之情,他将这美丽的风景融入到诗歌中,使之流传百世。 颈联诗人以“渔人艇子时往还,笭箵掷下前溪湾”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渔民生活画面,进一步凸显出玉湖书院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而“一声欸乃水天碧,回头却羡沙鸟闲”则是借渔人的视角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的生活的向往。 尾联“楼高望极情思远,前揖衡山后苍弁。陌头杨柳几春风,当年曾识齐斋面。”诗人站在高楼上遥望远方,思绪万千。他向前的方向是雄伟的衡山,向后的方向则是苍翠的弁山。诗人想到昔日的风光,以及曾在书院结识的李齐斋,不禁心生怀古之情。 最后两句“我今怀古心悠悠,古人不见今人愁。夕阳收尽暝烟浮,扁舟载月归来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感叹时光流转,人事已非。同时,他以月亮升起作为时间流逝的象征,表明自己也将像那扁舟一样,结束一天的忙碌,迎来夜晚的宁静。整首诗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既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又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是南宋诗人韦奇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65年左右。在南宋时期,儒家文化受到推崇,书院成为文人墨客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场所。在这个时期,倪文昌在玉湖书院求学,韦奇为他题诗留念。 韦奇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虽然政治稳定,但军事上却面临北方金国的压迫。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更加关注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韦奇作为南宋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儒家文化的坚守。 在这首诗中,韦奇通过赞美倪文昌的才学和品德,表达了对书院教育的肯定和支持。他鼓励倪文昌要像湖边的青松一样,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努力学习,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首诗不仅是对倪文昌的勉励,也是韦奇自己对儒家精神的弘扬。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