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标题包含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凤台有清曲,此曲何人吹。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卢照邻(约635年-约690年),字升之,号幽忧子,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卢照邻出生于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寂静的夜晚在南边的房间度过,悠然地怀念着我的朋友。银河与天空相接,大雁在夜色中降落。月光洒在海洋般的池塘上。 在凤凰台上有着优美的旋律,这曲子是谁演奏的呢?她的红唇轻轻触碰着牙尖,美妙的乐声传遍了天地。 在陋巷中,秋风落叶;空空的房子里,露水滴落在树枝上。我想回应那首歌曲,但满头白发已经渐渐下垂。
去完善
释义
1. 南轩:指厅堂南侧的厢房。 2. 有所思:即思念某个人或某事。 3. 长河:即黄河。 4. 落雁苑:这里指洛阳附近的一处地方,位于黄河南岸,相传有大雁在此降落。 5. 明月下鲸池:描绘月光映照下的水池景象。 6. 凤台:指汉代梁孝王刘武在都城长安附近的凤凰山所建的楼阁。 7. 清曲:高雅的乐曲。 8. 丹唇间玉齿:形容女子吹奏乐器时嘴唇与牙齿的美貌。 9. 妙响入云涯:形容音乐美妙动听,传得很远。 10. 穷巷:指简陋的街巷。 11. 秋风叶:被秋风扫落的树叶。 12. 空庭:空旷的庭院。 13. 寒露枝:形容寒露时节的树枝。 14. 劳歌:劳动之歌,此处指怀念故乡的歌曲。 15. 和:唱和,用诗词应答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秋夜时分,怀念着远方的友人。首联以寂静的南轩、悠悠的思念引出,表达出夜晚的宁静与作者的思绪。颔联以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描绘秋天的景色,衬托出诗人的孤独感。颈联借凤台清曲的画面,表达友人对彼此的深深怀念之情。尾联则通过秋天落叶、露水滴落的景象,暗示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对友人的歌曲回应,表明友谊长存。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深沉,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卢照邻的一首和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7世纪初期,正值唐代的初年,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发展。卢照邻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诗歌作品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卢照邻的人生际遇颇为复杂。他曾担任过官员,但由于身体状况不佳,辞去了官职,开始隐居生活。在这期间,他寄情于山水,潜心研究文学,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而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卢照邻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从时代背景来看,当时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自由。这使得文人墨客有了更多的创作空间,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抒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在这种背景下,卢照邻的诗歌作品也深受欢迎,成为了那个时期的代表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