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李从贵

标题包含
赠李从贵
白马嘶风何处还,鞭梢拂地看南山。珠帘卷尽不回首, 知君旧隐嵩云下,岩桂从今几更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祐,号冷斋,唐代诗人。他的生卒年及出生地均不详,但据《全唐诗》记载,他主要活动在唐德宗至唐宣宗时期(780-859)。 赵嘏的诗歌以五言律诗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戍楼、离别送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骑着白色的马儿在风中嘶鸣,不知道该往哪里去;用鞭子轻轻触碰地面,远望那南边的山。卷起珠帘却不想回头,只知道你以前居住的地方就在那高山白云之间;从今天开始,又要攀登上多少次岩桂呢?
去完善
释义
1. 白马:骏马。此处象征尊贵。 2. 嘶风:马嘶鸣在风中。这里借指马的英姿。 3. 何处还:意为李从贵将去往何处。 4. 鞭梢:马鞭的末端。 5. 拂地:轻轻扫过地面。 6. 南山:这里代指隐居之地。 7. 珠帘:精美的窗帘。 8. 卷尽:形容完全收起。 9. 不回首:不再回头观望。 10. 知君:了解你。 11. 旧隐:以前的隐居之处。 12. 嵩云:嵩山之云,这里指代隐居环境的高洁。 13. 岩桂:生长在山岩上的桂花。 14. 更攀:再次攀登。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白马嘶风何处还,鞭梢拂地看南山”,以形象的描绘表现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场景。白马上山而去,马蹄声已消失在远方。诗人在此巧妙地点明季节和地点,暗示友人的离去;颔联“珠帘卷尽不回首”,描述的是诗人和友人离别的情形,友人骑着马,渐行渐远,卷起的珠帘掩不住诗人依依惜别的神情;颈联“知君旧隐嵩云下,岩桂从今几更攀”则是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与挂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嘏的《赠李从贵》是晚唐时期的一首著名诗歌,创作于约公元850年前后。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的背后,也隐藏着赵嘏在那个时代的一些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 赵嘏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力逐渐衰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志士都在寻求报国之路,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学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由于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许多文人的抱负无法实现,只能在诗文中抒发自己的感慨。 赵嘏也是这些文人中的一员,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不顺。这使得他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深深的失望,转而寄情于诗歌创作。在他的诗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对友情的真挚,也可以体会到他对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总的来说,《赠李从贵》这首诗歌是在晚唐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友情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歌不仅反映了赵嘏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