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标题包含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孝祥(1538年-1610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又号于湖山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与文徵明、祝允明、唐寅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 张孝祥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小喜
去完善

译文
庭院中的树叶在秋天的晚上翻动。凉凉的捣衣声伴着明月催促着裁剪衣服。楼上已经有些寒凉了,我不忍心频繁地倚靠栏杆。 邻居老翁开启了他那储藏酒的大缸,招呼客人之情十分诚恳。没有喝醉就不想回家,可是一旦喝醉了,回去的路上就容易迷失方向。
小喜
去完善
释义
1. 菩萨蛮:词牌名。 2. 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 3. 庭叶翻翻:形容树叶被风吹动的样子。 4. 秋向晚:指秋天的傍晚。 5. 凉砧:指捣衣石,古代妇女常用它来捶洗衣物。 6. 敲月:月亮照耀下的场景。 7. 金剪:剪刀的美称。 8. 清寒:清凉寒冷。 9. 不堪:难以忍受。 10. 频倚栏:多次依靠在栏杆上。 11. 邻翁:邻居的老人。 12. 开社瓮:打开酒坛举办宴会。 13. 唤客:邀请客人。 14. 情应重:情意应该很浓。 15. 无归:无法回家。 16. 醉时归路迷:喝醉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小喜
去完善
赏析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们欢宴的情境。上片以“庭叶翻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气氛,而“凉砧敲月”的意象则渲染了季节的萧瑟。紧接着“催金剪”将主题引至劳动场景,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随后两句则从自然转向人事,通过描述楼上的清寒和频繁倚栏的行为,传达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孤独情绪。 下片则以“邻翁开社瓮”为起点,展示了邻居之间的亲切互动,暗示了人们互相亲近、和谐共处的情景。其中“唤客情应重”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透露出一种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渴望。而结尾两句则形象地传达了在宴会中饮酒的乐趣:没有喝醉就不愿意回家,而喝醉的时候却又担心找不到回家的路。整首词借景抒情,传递出生活中的快乐和忧愁,展现了作者敏锐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诗词功底。
小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一首婉约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67年左右,即南宋孝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在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将领的努力下,军事压力有所缓解。然而,南宋政权对金政策摇摆不定,使得时局仍然紧张。张孝祥身处朝堂,自然能感受到这种复杂的局面。 张孝祥早年曾历任地方官职,因勤政爱民、治理有方而受到百姓爱戴。后来因宋金议和的问题,他直言不讳地反对权臣秦桧的投降政策,被贬谪到遥远的边陲。虽然遭遇坎坷,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关心国家大事。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孝祥通过《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一词,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他以委婉的诗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寓情于景,寄寓了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小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