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标题包含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当时歌舞竞韶华,银烛烧残始上车。 堂上旧欢何处觅,春风无计问桃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裳(1919年-2012年),原名容鼎昌,字黄裳,笔名黄裳,山东益都人,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他于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禹弼:人名,作者的朋友。 2. 滕王园池:滕王阁的园林水塘,位于江西南昌,是唐朝滕王李元婴所建的一座楼。 3. 次韵:指依照他人的诗作的韵脚和内容创作新的诗篇。 4. 银烛:白色的蜡烛。 5. 烧残:燃烧殆尽。 6. 上车:上车离开。 7. 旧欢:过去的欢乐时光。 8. 无计:没有办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已逝时光的留恋与无奈。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当年繁华的宴会场景的回忆,表现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之感。第三句中“堂上旧欢”指的是昔日欢乐的时光,而“何处觅”则表达出寻找过去的欢乐时光已变得渺茫。最后一句以春风和桃花为喻,暗示即使美好春光也无法找回失去的欢乐时光,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无法挽回时光的无奈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是北宋著名文人黄裳在晚年时期所创作的田园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980年,正值北宋初期。黄裳时年约70岁,已告老还乡,回到故里武夷山,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此时他的心态平和,闲适自得,对大自然充满热爱。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是北宋王朝的稳定与发展。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大力整顿政治、经济和文化,使得国家逐渐繁荣昌盛。文人士大夫们开始关注社会民生,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黄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创作了这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