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柳枝词

标题包含
柳枝词
锦池江上柳垂桥,风引蝉声送寂寥。 不必如丝千万缕,只禁离恨两三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涉(约公元806年-约公元871年),字不详,自号清溪子,唐朝洛阳(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人。他是唐朝中晚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诗歌创作而闻名于世。 李涉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公元820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柳树轻拂过水面,轻轻荡漾在桥上,微风吹起,蝉鸣声渐渐消失在这寂静的夜晚。并不需要如丝般千万的离别之情,只是离别时的无奈和忧虑紧紧缠绕着心头。
去完善
释义
1. 锦池: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钱塘江畔的西湖一带。 2. 江:此处指钱塘江。 3. 柳垂桥:形容柳树在桥上低垂的景象。 4. 风引蝉声:形容夏末秋初的风声中夹杂着蝉鸣。 5. 寂寥:寂静空旷,这里指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孤独心情。 6. 不必:不一定要,不需要。 7. 如丝:形容柳条像丝线一样纤细。 8. 千万缕:形容柳条繁多。 9. 只禁:仅仅忍受。 10. 离恨: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11. 两三条:形容数量少,此处表示诗人的离愁别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柳桥的景色,诗人通过柳、风、蝉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首句“锦池江上柳垂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天的景象,柳树在江边低垂,静静地守望着远方。第二句“风引蝉声送寂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静谧与孤独,风声和蝉鸣交织在一起,衬托出诗人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不必如丝千万缕,只禁离恨两三条”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表达,他借用柳条这一意象来表达对离别、思念的感慨。虽然千万缕柳丝不能完全挡住离愁,但哪怕只有两三条也足以承受这份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又充满了深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枝词》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文宗时期(827-840年),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李涉经历了宦海沉浮、人生起落。他曾担任过监察御史等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被贬为远州刺史。在他的人生低谷期,他游历四方,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山水、抒发现实感慨的诗歌,这首《柳枝词》就是其中之一。 在唐朝中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许多战乱和社会动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涉通过对柳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以柳树比喻女性的柔美和坚韧,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