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滕王阁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好山长在水长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滕王阁上唱起伊州曲调,回忆起二十年前的那次游玩。
经历了人生的半是半非,不必过多追问,青山依然还在,江水依然长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滕王阁:中国古代建筑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
2. 伊州:古地名,唐朝时称甘肃武威一带。这里指代古曲调名。
3. 好山:美丽的山水景色。
去完善
赏析
《重登滕王阁》这首诗歌以李涉自己的视角展示了滕王阁的美景和他个人的感慨。诗人用“唱伊州”描述自己在滕王阁上的歌声,突显出此刻的愉悦心情。同时,通过“二十年前向此游”这句话,传达出诗人在过去的某段时间曾经来过此地,勾起了一段回忆。紧接着,诗人以“半是半非君莫问”表达了对于过去与现实的反思,强调时光飞逝、世事变迁,让人不禁心生感叹。最后,以“好山长在水长流”收尾,既描绘了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也寓含着江山永固的意境,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纷扰的淡定心境。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回忆,又有感伤,更有释怀和宁静,充分展现了李涉作为一名优秀诗人的独特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登滕王阁》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6-64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之一,经济、文化和科技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涉正值中年,曾担任过太学博士、尚书郎等职。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受贬谪。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唐朝时期的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座著名的古建筑,因初唐时期著名文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李涉在重登滕王阁时,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抱负和壮志,以及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写下了这首充满感伤的诗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