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岳阳别张祜

标题包含
岳阳别张祜
十年蹭蹬为逐臣,鬓毛白尽巴江春。鹿鸣猿啸虽寂寞, 半夜州符唤牧童,虚教衰病生惊怕。巫峡洞庭千里余, 霸桥昔与张生别,万变桑田何处说。龙蛇纵在没泥涂, 洛下诸生惧刺先,乌鸢不得齐鹰鹞。岳阳西南湖上寺,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涉(约公元806年-约公元871年),字不详,自号清溪子,唐朝洛阳(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人。他是唐朝中晚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诗歌创作而闻名于世。 李涉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公元820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饱受挫折成为了一个被驱逐的臣子,我的头发都变白了。这里只有鹿和猿的叫声陪伴着我,显得无比寂寞。然而,当半夜官府的通知让我去照顾那些牲畜时,我疲惫的身体感到了惊恐和害怕。 距离巫峡和洞庭湖还有千里的路程,我想起了多年前在灞桥上和张生的告别。那时我们年轻气盛,世事变幻莫测,如今却已经沧海桑田。虽然我们都曾像龙和蛇那样富有活力,但现在却在尘土中失去了踪迹。 在洛阳的时候,学生们因为恐惧而远离了我。连乌鸦和鸢鸟都不如雄鹰那般强大。如今我在岳阳西南的湖边寺庙里,我希望你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不要像我一样老来空自叹息。
去完善
释义
1. 蹭蹬:遭遇挫折,这里指诗人自己遭受贬谪的遭遇。 2. 巴江:即巴水,长江上游支流嘉陵江的北源,流经四川、陕西等地。 3. 鹿鸣、猿啸:分别代指山林中的声音,形容环境的静谧。 4. 州符:古代地方官员颁发命令或公文的凭证。 5. 牧童:放牧的童子,这里指替官府传递命令的牧童。 6. 衰病:身体衰弱多病,这里指诗人自己。 7. 巫峡、洞庭:分别是长江三峡之一和位于湖南的著名湖泊。 8. 霸桥: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灞河上的古桥,古代诗人在此分别时常常写诗纪念。 9. 龙蛇、乌鸢:龙蛇喻有才干的人,乌鸢喻地位低微之人。 10. 龙钟:形容人衰老、行动不便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涉在流放期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对友人的勉励之情。诗中的“蹭蹬”是形容道路坎坷、不顺利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十年来遭受的不幸和曲折。诗人通过描述巴江的春天和自己的满头白发,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他借“鹿鸣猿啸”的景物描绘出宁静的氛围,表现出他的淡泊心境。然而,半夜突然被州符召唤,让诗人惊慌失措,体现了他在流放生活中的不安。 接下来,诗人通过“巫峡洞庭千里余”的广阔景象,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他用“霸桥昔与张生别”的故事,隐喻自己与友人的离别,以及人生中变化的无奈。 随后,诗人以“龙蛇纵在没泥涂”来形容自己的处境,即使才华横溢,也只能埋没于世俗之中。他还提到“洛下诸生惧刺先”,表示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在洛阳却得不到赏识,只能如同乌鸦、老鹰一般生活在社会底层。 最后,诗人鼓励友人要继续努力,不要像自己一样虚度光阴、无所作为。他以“岳阳西南湖上寺”的景色作为结尾,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岳阳别张祜》是唐朝诗人李涉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此时的李涉刚刚在岳阳山寺与好友张祜告别。在这首诗中,李涉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在这一时期,李涉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因故被贬为陕州司仓参军,后又因犯事被流放康州。虽然遭遇不幸,但李涉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他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情和坚定的信念。 在李涉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李涉与张祜之间的真挚友谊。他们一起游历山水,欣赏美景,谈论诗词,共度美好时光。这次在岳阳山寺的告别,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经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