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适道
十载江湖早得名,未饶淮海独孙登。
挥毫落纸才无敌,倾盖论交喜不胜。
休问喧哗多燕雀,须知变化有鲲鹏。
青云步步前头去,却莫低飞似我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早已在文学界获得了名声,不再只是像淮海和孙登那样的杰出人物了。我的书法才华无人能敌,每次与朋友相见都让我欢喜不已。别去关心那些喜欢喧闹的小人物,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像鲲鹏那样的大志之人。如今我已走上了青云之路,向前行进,但不要因为我而降低自己的志向和能力。
去完善
释义
1. 十载:十年;表示时间漫长。
2. 江湖:江河湖泊,此处指代与主流社会相对的民间地方。
3. 早得名:很早就有了名声。
4. 未饶:不输于。
5. 淮海:淮河与海州地区,今江苏、安徽一带。
6. 独孙登:指特立独行的人。孙登,魏晋时期的隐士,字公和,又称孙徵君。
7. 挥毫落纸:形容书法技艺高超。
8. 才无敌:才能无人能敌。
9. 倾盖论交:形容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识。倾盖,指车上伞盖倾斜相接,比喻相交。
10. 休问:不必问。
11. 喧哗:热闹的声音。
12. 燕雀:小鸟,喻指庸俗之辈。
13. 须知:要知道。
14. 变化有鲲鹏:意指有大志者可以成为杰出人才。鲲鹏,传说中的大鸟,可翱翔九天。
15. 青云:高空的云,喻指高位或显达的地位。
16. 步步:一步一步地。
17. 低飞:降低标准。
18. 似我:像我一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志趣的诗。诗中作者表达了他在文学、交友方面的追求与理想,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豪壮抱负。诗人以孙登自喻,暗示自己虽未如海内名士那样享有盛誉,但已有十年在江湖上成名。"挥毫落纸才无敌,倾盖论交喜不胜"描述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才能以及与人交往的快乐心情。“休问喧哗多燕雀,须知变化有鲲鹏”则表明作者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充满信心,期待能在未来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最后,诗人以青云比喻人生的高远境界,鼓励自己和朋友们不断努力,勇往直前,但不要过于看重眼前的名利得失,以免影响到个人品格的修炼和提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董适道》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人许景衡所作。许景衡出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他的父亲许修是当时的名士,母亲也出自书香门第,这为他日后成为文坛巨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哲宗时期(1086-1100年),这一时期北宋政权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为士人提供了更多进入政治舞台的机会。此外,北宋与西夏的战争也让边境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作为才子,许景衡在哲宗时期积极追求功名,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勤奋学习,广泛结交文人墨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在与友人的交流中,他时常抒发自己对于人生、世事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这首《和董适道》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