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翻译:两把锋利的刀就像水一样光滑,江南的盐比雪还要纯净洁白,纤细的手指剥开新鲜的橙子。华丽的床帐中温度适中,香炉中的烟雾袅袅上升,彼此对面坐着调整笙的音乐。
低声询问:今晚要在哪里过夜呢?城楼上已经是深夜三点了。马在湿滑的道路上容易打滑,而且霜冻很重,不如留下来吧,外面已经很少有人走动了!

去完善
释义
【并刀如水】并刀:切割橙子用的一种刀具。如:如同,像。这句是说刀锋明亮如流水。
【吴盐胜雪】吴盐:产自江苏一带的细盐,洁白如雪。胜:超过。
【纤手破新橙】纤手:纤细的手,这里指女子之手。破:剖开,切开。新橙:新鲜的橙子。
【锦幄初温】锦幄:华丽的帐幕。初温:刚刚变暖。
【兽烟不断】兽烟:熏香点燃后的烟雾。不断:持续不断。
【相对坐调笙】相对:面对面。坐:坐下。调笙:吹笙,把笙的声音调整得和谐。
【低声问:向谁行宿?】向谁行宿:在谁的住处过夜。
【城上已三更】城上:城楼上,指时间已经很晚。三更:古代计时法中的夜晚11点到次日凌晨1点。
【马滑霜浓】马滑:路面被霜覆盖,马蹄容易打滑。
【不如休去】休去:不去。休:停止,不要。
【直是少人行】直是:简直是。少人行:行人稀少。

去完善
赏析
《少年游·并刀如水》是一首描绘青年男女幽会情景的词作。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方的热情与细腻的情感变化。
开头三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通过并刀、吴盐和新橙等具体的物品,勾画出一个温馨而宁静的环境。这种美好的情境为后面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的“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将场景切换到室内的男女二人身上。他们相对而坐,女的正在细心地为男的调笙,传达出深深的爱意。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写女主人公的心情开始复杂起来,她担心自己心爱的人在深夜离开,于是关切地询问对方。这样的情节设置使得整首词充满深情和焦虑的情绪。
最后两句“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表达了女方对男方安全的担忧,用霜浓和马滑形象地描绘出行路的艰难,流露出对对方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少年游·并刀如水》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描写歌舞酒宴的诗词。据记载,此词作于公元1108年,即宋徽宗大观二年。当时正值北宋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之际,词人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充分施展的机会。
在那个时期,周邦彦的个人际遇颇多曲折。他曾在京城任职多年,因正直敢言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但又因为直言进谏而被排挤外调。在外任期间,周邦彦深感怀才不遇的痛苦,同时也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因此,他的词作多表现出孤独、忧国忧民的情感。
在《少年游·并刀如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周邦彦在当时繁华盛世之下的忧虑和惆怅。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上的繁华景象,并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周邦彦个人的情感经历,也折射出北宋王朝繁荣背后的危机,为我们认识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