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风流子

标题包含
风流子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 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筋还垂。 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被誉为“词家之冠”。 周邦彦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结识了苏轼、黄庭坚等文...查看更多
meiji_7619
去完善

译文
枫叶渐渐凋零,关山河流遥远,楚地的游子凄惨地即将归来。 仰望一片暮色中的雾气,大雁的哀鸣回荡,半轮清冷的月亮,人的身影交错不定。 酒醒之后,泪珠抹去凤凰蜡烛的光芒,风吹起金色的帘幕。 捣衣的声响越来越高,唤醒了残存的梦境,华丽的罗衣香气逐渐消散,引发出了深深的悲伤。 曾经分开的地方,难以割舍,偏偏是掩面相拥,拉扯衣物。 更何况那长久的怨恨,再次相见的日子却无从确定。 想要把思念和痛苦寄存在信中,银色的字迹虽然满纸,但断肠的哭声里,玉制的眼泪仍然滴落。 那些暗藏着的忧愁和心意,只有上天知道。
meiji_7619
去完善
释义
1. 枫林凋晚叶:枫树林中的树叶已经凋落,表示季节已晚。 2. 关河迥:关河之间的距离很远,表示离别之痛。 3. 楚客惨将归:楚地的旅客即将离开,表示离别的痛苦。 4. 一川暝霭:一片暮色,表示黄昏时分。 5. 雁声哀怨:大雁的叫声,表示离别的伤感。 6. 半规凉月:半圆的月亮,表示月光皎洁。 7. 人影参差:人的影子交错,表示离别的情景。 8. 酒醒后:喝醉酒后醒来,表示离别的泪水。 9. 泪花销凤蜡:眼泪滴灭了蜡烛,表示离别的悲伤。 10. 风幕卷金泥:风吹起了帘幕,表示离别的场景。 11. 砧杵韵高:捣衣的声音很高,表示离别的思念。 12. 绮罗香减:华丽的衣物和香气减少,表示离别的伤感。 13. 牵起馀悲:离别的悲伤再次涌上心头。 14. 亭皋分襟地:亭子和水边是分别的地方,表示离别的场景。 15. 掩面牵衣:捂住脸和拉住衣服,表示离别的情景。 16. 怨怀长结:长久的怨恨和怀念,表示离别的情感。 17. 重见无期:再次相见的时间无法确定,表示离别的无奈。 18. 寄恨书中:将离别的怨恨写在信中,表示离别的思念。 19. 银钩空满:信封上的字迹清晰,表示离别的情意。 20. 断肠声里:在离别的哭声里,表示离别的悲伤。 21. 玉筋还垂:眼泪流了下来,表示离别的伤感。
meiji_7619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风流子》是周邦彦的一首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词人以枫林晚景、关河寂寥、楚客归来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接下来,词人通过大雁哀鸣、凉月半规、人影参差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情感。 词的下片,词人通过对砧杵声、梦境、绮罗香减等细节的描绘,将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词人还通过分襟难拚、怨怀无期等语句,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词人通过寄恨书、断肠声等意象,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这里的“天知”,既是指天地之间,也是指人心之中,表达了离愁别绪的深沉与无尽。 总的来说,这首《风流子》以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离愁别绪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词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meiji_7619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风流子》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00年左右,正值北宋晚期。 在这个时期,周邦彦已经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他的诗词歌赋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朝廷官员。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他的青年时期,他曾因为政治原因而被贬谪到地方任职,这使得他对官场产生了一定的失望和不满。 在北宋晚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一方面,皇帝对文人的重视使得文学创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另一方面,朝政腐败、外患频仍等问题也让文人感到忧虑。周邦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风流子》一词表达了他对人生、爱情和理想的思考。
meiji_7619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