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苏幕遮·燎沉香

标题包含
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被誉为“词家之冠”。 周邦彦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结识了苏轼、黄庭坚等文...查看更多
小双
去完善

译文
点燃沉香的烟雾,驱散夏日的湿气。鸟儿欢快地鸣叫着迎接晴天,拂晓时分还在屋檐下啾啾细语。阳光照在荷叶上,把昨晚的雨露晒干;水面上荷叶团团,一阵阵微风吹过,荷叶翩翩起舞。 遥远的故乡,何时才能回去?我家原本住在苏州,却长久地在京城漂泊。五月的渔民们,你们是否还记得我?梦中我乘着一艘小船,穿越那荷花盛开的河塘。
小双
去完善
释义
1. 燎沉香:点燃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 2. 消溽暑:指消除潮湿闷热的感觉。 3. 鸟雀呼晴:鸟雀们欢喜看到晴朗的天气。 4. 侵晓:清晨。 5. 窥檐语:在屋檐下相互对语。 6. 叶上初阳:太阳初照在荷叶上。 7. 干宿雨:晒干昨夜的雨。 8. 水面清圆:指荷叶在水面上整齐排列,显得清爽而圆满。 9. 一一风荷举:指荷花随风轻轻摇曳。 10. 吴门:即苏州,作者家乡所在。 11. 长安:这里代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12. 五月渔郎:五月的渔夫。 13. 相忆否:是否还在想念。 14. 小楫轻舟:指代小船。 15. 芙蓉浦:河边的荷花塘,此处借指故乡的荷花塘。
小双
去完善
赏析
《苏幕遮·燎沉香》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作品。在这首词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清晨的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燎沉香,消溽暑”,通过描述焚烧沉香来消除闷热的暑气,为整个作品营造了一种清凉的氛围。接下来的“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则是通过对鸟儿在清晨的叫声和它们在屋檐下嬉戏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大自然中的生机与活力。 紧接着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是对夏日清晨荷花塘景色的生动描绘。阳光透过荷叶照射在水面上,荷叶上的雨滴逐渐被晒干,而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下片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表达了离家在外漂泊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结尾的“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则以反问的方式,设想自己乘着小船回到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
小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的一首经典词作,大致创作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周邦彦生于士人世家,年少时便以博涉百家、才思出众闻名乡里。然而,他的人生经历并不平坦,屡试不第,漂泊不定,但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这个时期的北宋王朝逐渐从战乱走向和平,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极大发展。皇帝宋徽宗赵佶对文艺事业非常关注,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和文物博览院等机构,网罗人才,促进了书法、绘画、诗歌、散文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交流与创新。在这个背景下,文人墨客纷纷投入艺术创作,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周邦彦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燎沉香,消溽暑。"一句描绘出炎热的夏天,人们焚起沉香来驱除潮湿闷热的天气。这种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而在"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厚感情。整首词辞藻华美,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
小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