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题茧庵
荣枯翻覆手,生死出入息。
那将有限身,苦作无俚画。
譬彼三眠蚕,已足三食力。
作茧聊自藏,随化各有适。
石椁翁固痴,锸埋儿作剧。
忆昨办同穴,物理念终极。
斸地号茧窝,开径延友益。
今闻梅山作,真得曹溪滴。
袖手将诗坛,忘形规寿宅。
达观接前修,美意非毒腊。
智愚虽相较,今古归一识。
何当访此老,同为逆旅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生命起起落落,生死轮回不止。
将这有限的生命,苦苦挣扎在无意义的画作中。
就像那三眠三食的蚕,已经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结茧仅仅是为了自己可以隐藏,随着自然发展各自适应。
那些顽固的人执着于石椁,用铁锹埋葬自己的孩子。
回忆起昨天一起筹划同穴的事情,事物的理念是最终的境界。
挖掘地面号叫着茧屋,打开路径邀请朋友们共享快乐。
今天听到梅山的创作,真正得到了曹溪水的启示。
在诗歌的舞台上袖手旁观,忘记了身体的束缚只为寻求长寿的住宅。
乐观的态度与前辈相连,美好的心愿并非毒药。
智慧与愚蠢虽然有差距,古今却能汇集成一种认识。
什么时候去拜访这位老人,一起成为叛逆的旅客。
去完善
释义
1. "荣枯翻覆手":荣枯指草木的茂盛与枯萎,比喻人生的得意与失意。翻覆手形容变化无常。这句表达了人生变幻莫测的意思。
2. "生死出入息":指生命的诞生和死亡。出息、入息指呼吸,即生与死之间微妙的联系。
3. "那将有限身":有限身指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这句意思是不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去承受过多的痛苦。
4. "苦作无俚画":无俚画即无聊的画。这句意思是不要用无聊的方式来折磨自己。
5. "譬彼三眠蚕":三眠蚕是指蚕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三次睡眠。这句以蚕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人的成长过程。
6. "已足三食力":三食力指蚕吃桑叶的力量。这句表达了蚕已积蓄足够力量,准备结茧。
7. "作茧聊自藏":作茧是蚕的本能反应,用来保护自己。这句表达的是人们应该学会自我保护。
8. "随化各有适":随化指顺应自然规律。各有所适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适应方式。
9. "石椁翁固痴":石椁是古代帝王的陵墓。这句话讽刺了那些过分追求豪华墓葬的人。
10. "锸埋儿作剧":锸是古代的掘土工具。这句表达了人们应理性看待生死,不应过分追求奢华。
11. "忆昨办同穴":回忆过去为夫妻合葬而准备的墓穴。同穴指合葬。
12. "物理念终极":万物都有其最终的归宿。这句强调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死。
13. "斸地号茧窝":斸地是挖掘土地的意思。这句描绘作者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场景。
14. "开径延友益":开径指修建道路。这句表达了作者希望结交更多朋友的愿望。
15. "今闻梅山作":梅山是湖南省的一座山。这句意思是听说梅山的景色非常美丽。
16. "真得曹溪滴":曹溪是江西省的一处佛教圣地。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
17. "袖手将诗坛":袖手是把手藏在袖子里,表示不参与某事。这句表示作者决定不参与诗歌创作竞争。
18. "忘形规寿宅":忘形是忘记自己的样子,规寿宅是安排自己的寿宅。这句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态度。
19. "达观接前修":达观是指看破红尘,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前修指前辈。这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继承前辈的遗志。
20. "美意非毒腊":毒腊是古代祭祀用的食物。这句表示美好的愿望并不是毒害人的东西。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借由茧庵寓意人生哲理。首先从生物现象中引申出生命循环、顺其自然的观念,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像蚕一样顺应生命的律动,知足安分。继而提到石椁翁的执着与孩子的顽皮,表达了对极端行为的批判。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筑建茧庵的过程和初衷,意在与朋友分享人生智慧,体现出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尾联表达作者希望与“梅山”结为知己,共同追求精神上的超越。整首诗在哲理探寻中展现出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词句间流露出作者的睿智以及对人生共同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