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乞石菖蒲

标题包含
乞石菖蒲
香绿茸茸一寸根,清泉白石共寒温。 道人好事能分我,留取斓斑旧藓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饶节,字德操,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饶鲁是当时著名的学者。饶节年轻时曾入仕为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从此开始潜心研究学问,尤其擅长诗词和书法。 他的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芳草只一寸深的根部,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共同感受着寒冷和温暖。诗人有幸能分享道士的美事,留下斑驳的旧苔痕。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饶节:南宋诗人,字元止,号鄂州居士。 2. 香绿:形容石菖蒲的绿色。 3. 茸茸:形容石菖蒲的根部密集且细长。 4. 寸根:指石菖蒲的根部只有一寸长。 5. 清泉白石:形容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这里指石菖蒲生长的环境。 6. 寒温:指温度变化。 7. 道人:对道士的尊称。 8. 好事:指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9. 斓斑:指石菖蒲上的绿色和苔藓的斑点。 10. 旧藓痕:指石菖蒲上古老的苔藓痕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清幽的意境描绘了石菖蒲的形象。首句“香绿茸茸一寸根”生动地展示了石菖蒲根部翠绿且富有生机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清泉白石共寒温”则通过对清泉和白石的描述,强化了石菖蒲生长的环境,展现出它坚韧不屈的品质。在诗歌的后两句中,诗人提到“道人好事能分我,留取斓斑旧藓痕”,通过道人对石菖蒲的喜爱与呵护,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借石菖蒲形象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乞石菖蒲》是宋代诗人饶节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间,饶节辞官回乡,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 在这个时代,社会政治氛围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特别是诗歌领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如陆游、杨万里等。这些诗人以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为主题,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赞美田园生活的诗篇。 饶节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他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曲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为不满官场腐败,毅然辞官回乡,过起了田园生活。在这种生活环境中,他发现了石菖蒲这种植物的独特之美,于是写下了这首《乞石菖蒲》。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