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中自述 其二
幽居邻水竹,避地独柴门。白日琴书净,春风燕雀喧。看山频矮屐,适兴任芳樽。天地军麾满,诗成自朗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隐逸的生活场景:居住在靠近水源和竹林的地方,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着宁静的田园生活。在白天,抚琴读书,心灵得到净化;春风中,燕子叽叽喳喳,欢快地叫着,热闹非凡。诗人常常穿着便鞋登山赏景,心情愉悦时还会小酌几杯美酒。虽然世间充满了战争的硝烟,但诗人的心中依然保持着一份宁静,创作出的诗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显得格外动听。
去完善
释义
1. 幽居:指僻静的地方或隐退居住;这里指诗人选择远离战乱的地方居住。
2. 邻水竹:形容周围有水环绕且有竹林的环境,水竹为古人理想的生活环境。
3. 避地:指离开原居住地以避战祸或其他灾难。
4. 独柴门:表示简陋的门扉,表现诗人的清贫生活。
5. 白日:即阳光下的时光。
6. 琴书净:表示弹琴读书让内心宁静。
7. 春风燕雀喧:指春天的风声中夹杂着燕雀的喧闹声,表现环境清幽。
8. 看山频矮屐:意为频繁地登山游览。
9. 适兴任芳樽:顺应兴致随意饮酒作乐。
10. 军麾:军事指挥的标志,这里借指战争;古人用军麾比喻战事。
11. 诗成自朗吟:自己的诗作完成后,自己大声朗读。
去完善
赏析
《乱中自述 其二》是一首描绘作者在乱世中的生活场景和心态的诗。诗人金涓以幽居、避地、琴书、燕雀等元素展示了其静谧的生活空间。白日的洁净与春日的喧嚣形成了对比,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热爱。而“看山频矮屐,适兴任芳樽”则体现了作者以山水为伴,以美酒为乐的自在心境。最后两句,“天地军麾满,诗成自朗吟”,表达了作者身处战乱之中,却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和高尚的文人情怀,是整首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这首诗层次分明,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超然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乱中自述 其二》是明朝诗人金涓在战乱时期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末年,正值内外战争频发,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金涓生活的时代,明朝正处于一个衰败期。外部,不断有边疆战事发生;内部,宦官权力争斗激烈,政治腐败严重。金涓的家乡浙江嘉兴也深受战乱影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金涓对此深感痛心。他在乱世中坚守气节,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期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然而,他的理想却屡屡受到现实的打击。在这一背景下,他创作了《乱中自述 其二》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在战乱中的心境和对时局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