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即事
暖日丽亭台,山屏四面开。与谁行乐去,有客伴吟来。凤舞摩挲竹,龙蟠屹崛梅。春风似相识,终日共徘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和煦的阳光照耀着美丽的亭台,四面的青山如同一幅画卷展开。与谁一起共享快乐时光呢?有客人陪伴着我一同低吟浅唱。凤凰在翠竹间翩翩起舞,龙盘踞在挺拔的梅花旁。春风仿佛与我相识已久,整日与我共同流连于此美景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暖日:指温暖的太阳。
2. 丽:修饰,使动用法。
3. 亭台:泛指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建筑。
4. 山屏:山的屏风,此处用来形容环绕在四周的山峦。
5. 四面开:四面八方都展开着。
6. 与谁:和什么人。
7. 行乐:游玩寻乐。
8. 有客:有人。
9. 伴吟:陪伴着我吟咏诗歌。
10. 凤舞:凤凰飞舞的情景。
11. 摩挲:抚摸。
12. 竹:竹子。
13. 龙蟠:龙的盘绕。
14. 屹崛:耸立。
15. 梅:梅花。
16. 春风:春天的风。
17. 似相识:好像认识的样子。
18. 终日:整天。
19. 共徘徊:一起徘徊。
去完善
赏析
《山园即事》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园景象,诗人金涓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拟人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世界。
首联“暖日丽亭台,山屏四面开”,通过对暖日、亭台和山屏的描绘,展现出春日的温暖和山园的秀丽。诗人以“四面开”来形容山屏,使山屏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颔联“与谁行乐去,有客伴吟来”,表现了诗人在春日山园中寻求乐趣的心情。诗人以“与谁”发问,表达了孤独的心境,而“有客伴吟来”则揭示了诗人期待与知己共享美景的心愿。
颈联“凤舞摩挲竹,龙蟠屹崛梅”,通过凤凰起舞摩挲翠竹、飞龙盘踞屹立梅花这两个富有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山园中的勃勃生机。同时,这一联也暗示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对生活的热情。
尾联“春风似相识,终日共徘徊”,借助“春风似相识”这个拟人手法,将春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诗人与春风相互陪伴,共度时光,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园即事》是明代诗人金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山园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在明朝永乐年间,科举考试成为士人晋身之阶,文人墨客纷纷投身科举,追求功名。然而,金涓却在这股热潮中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他放弃了对功名的追求,选择了隐逸的生活,居住在山园之中,与山水为伴。这种选择使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有些另类。
在金涓所处的时代,明朝社会已经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普及,士人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金涓选择了避世隐居,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通过《山园即事》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金涓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金涓的才情,更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