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蓝田崔氏庄

标题包含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知道明年的重阳节,我们这些人还能否健康地再相聚?带着几分醉意,我细细端详手中的茱萸枝。
去完善
释义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避邪,常用于重阳节习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悲秋”开篇,奠定了全诗深沉的情感基调。“老去悲秋强自宽”一句直抒胸臆,点明诗人虽身处暮年却努力振作的精神状态。第二句则笔锋一转,写到眼前的欢聚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善于调节情绪的能力。 中间两联描绘自然景色,既展现了宏大的山水画卷,又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孤寂。特别是“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反衬出个体生命的渺小和短暂,同时增添了一种苍茫悠远的意境。 结尾两句尤为耐人寻味,“明年此会知谁健?”不仅道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折射出他对友情、生命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最后“醉把茱萸仔细看”的细节描写,则将这种复杂的情绪具象化,使得整首诗余韵无穷,令人回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重阳节,彼时杜甫已步入人生的暮年,身体衰弱且饱经离乱之苦。他暂居在蓝田崔氏庄,虽处境困顿,但与友人相聚过重阳,仍试图强作欢颜。然而,在这秋意萧瑟、山水清寒的环境中,诗人不禁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无常。诗中既有对当下欢聚的珍惜,也流露出对未来命运的深沉忧虑,体现了杜甫晚年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