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允南远贶佳作有舜律远相通之句因次韵寄之
盛旦真明圣,平生伏至公。
遭逢不世出,复露与天同。
谅直诚多勉,谋猷媿罔功。
后王明若日,夷夏庆同风。
喜气中兼外,欢谣北至东。
敢图严密禁,擢处太清宫。
峻拔山形大,高明地望雄。
起居无忘古,坐卧只思忠。
论乐嗟沦废,求音扣寂空。
大和非隐伏,至理自穹崇。
暧昧幽还显,尊卑降复隆。
使人思舞凤,如弋慕飞鸿。
世事安清谧,人心处正中。
至醇当直诣,精义故旁通。
本自关瑶律,还须抚素桐。
天材由圣作,物理要人穷。
往古为经始,来今是考终。
云为极微妙,襟抱贮冲融。
敛聚阴阳气,窥观造化工。
因君说乐事,诗咏照光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盛世清明公正,生平敬仰公道。
遭遇非凡际遇,再露与天同庆。
真诚信守勉励,智谋惭愧无用。
后世君王英明如同日光,华夏内外欢喜共享风尚。
喜气充盈中外,欢歌传遍北东。
大胆期望禁令严谨,提升职位于太清宫。
山峰峻拔高耸,地位显赫雄伟。
起居不忘古道,坐卧常怀忠诚。
谈论音乐感叹沦落荒废,寻求妙音叩响寂静虚空。
大同并非隐晦,至高真理自然崇高。
昏暗幽深终将显现,尊卑起伏再度兴隆。
令人思念凤凰起舞,如同射者向往飞鸿。
世事安宁清平,人心处于正直之中。
醇厚品质应当直接追求,深邃义理需要广泛探究。
原本关乎美好规律,还需抚琴演奏素桐。
天赋才能由圣人引导,物理道理有待人类探索。
古代作为起始,未来是最终考量。
言行举止极为微妙,胸怀包容通达。
收敛聚集阴阳之气,观察思考造物之神工。
因你而说乐趣之事,诗歌吟唱照亮彩虹之光。
去完善
释义
1.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这里指皇帝。
2. 伏至公:意思是能遇到非常公正的君主。
3. 不世出:不是每个时代都能出现的,意指皇帝的圣明。
4. 复露与天同:与天意相通的意思。
5. 谅直:忠诚老实。
6. 谋猷:谋略计策。
7. 媿罔功:意为虽有谋略但也不能无功而返。
8. 王明若日:形容皇帝的圣明如同日月。
9. 夷夏:指四方各族。
10. 后王:皇帝。
11. 北东至东:泛指全国各地。
12. 太清宫:古代皇帝的宫殿,这里代指朝廷。
13. 峻拔:高耸突出的意思。
14. 高明地望雄:地势险要的雄伟之地。
15. 起居:日常生活。
16. 无忘古:不要忘记古代的优良传统。
17. 坐卧只思忠:无论行止都在思考如何尽忠报国。
18. 沦废:衰落不振。
19. 求音扣寂空:探寻音乐的源头,追求音乐的真谛。
20. 大和:一种和谐的音乐美。
21. 至理:最高的道理。
22. 穹崇:高大深邃。
23. 暧昧幽还显:昏暗不明的情况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24. 尊卑降复隆:地位的高低起伏是自然的规律。
25. 如弋慕飞鸿:像猎人追求猎物一样努力追求真理。
26. 安清谧:安定清静的环境。
27. 精义:深奥的义理。
28. 本自关瑶律:瑶律是指古代乐器,这句话是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和谐的旋律。
29. 云为:指言论和行动。
30. 收聚阴阳气:指的是阴阳二气的交融和聚合。
31. 造化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2. 诗咏照光虹:这句诗赞美了舜帝治理国家的智慧和才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皇帝的高尚品质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的期许。首先描绘了皇帝的明德和至公无私,接着指出国家的幸运和挑战并存的现状。强调忠诚和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关爱之情。诗歌展示了对音乐、和谐与自然的哲学思考,期望以皇权为中心,实现国家的大治和人民的幸福。诗人提醒我们应关注历史和未来的发展,以及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整首诗表现出诗人深远的眼光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形式和内容都显得丰富多样,充满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热衷于互相唱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交流方式。诗人在这个过程中,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寄托。范镇(1007-1088)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这个时期与冯允南之间的唱和诗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冯允南远贶佳作有舜律远相通之句因次韵寄之》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59年左右,正值范镇的政治生涯的高峰期。他在这一年担任了尚书右丞,地位显赫。然而,他也因为直言进谏而得罪了权臣王安石,这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埋下了隐患。
范镇在政治上的成就并没有让他忘记对文学的热爱。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冯允南相互唱和,分享彼此的人生感悟。他们的友谊在这期间得到了升华,也为他们带来了创作灵感。范镇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