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岁
几多风月费招邀,传舍侵寻一载侨。
客久梦魂安澹泊,岁残老态厌喧嚣。
晴空雪片飘梅瓣,冷地春光上柳条。
世事每从儿戏过,门前歌舞又元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许多美好的时光都花费在了邀请与招待之中,我在这个旅馆里待了一年有余。长久的客居生活让我的梦境变得宁静淡泊,而岁月蹉跎让我对喧闹的事物感到厌倦。晴空中,雪片如同梅花的花瓣般飘落;寒冷的大地上,春天的生机正在柳树枝头萌发。人生无常,那些往事就像一场游戏一样过去了,如今门前的歌舞又在庆祝元宵佳节。
去完善
释义
1. 杪岁:指一年的最后一个月。
2. 几多:多少。
3. 月:月光,此指月色美好的夜晚。
4. 费招邀:花费时间邀请朋友。
5. 传舍:古代驿站,此指居住的地方。
6. 侵寻:逐渐靠近。
7. 一载侨:旅居一年。
8. 安澹泊:安心于淡泊的生活。
9. 老态:老年人的姿态。
10. 厌喧嚣:厌倦吵闹的声音。
11. 晴空:晴朗的天空。
12. 雪片:雪花。
13. 梅瓣:梅花的花瓣。
14. 冷地:寒冷的地方。
15. 春光:春天的阳光,此指春天。
16. 柳条:柳树细长的枝条。
17. 世事:世间的事情。
18. 从:跟随,经过。
19. 儿戏:儿童的嬉戏,比喻不重要的事务。
20. 元霄:元宵节,正月十五日。
去完善
赏析
《杪岁》是南宋诗人徐集孙的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沉郁的诗句,描绘了他在岁暮时节的心境和感慨。
首联“几多风月费招邀,传舍侵寻一载侨”,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的美好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全诗奠定了沉郁的基调。
颔联“客久梦魂安澹泊,岁残老态厌喧嚣”,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长期的客居生活使他逐渐适应了宁静淡泊的生活,而岁月无情,他已经不再喜欢繁华喧闹的景象。
颈联“晴空雪片飘梅瓣,冷地春光上柳条”,描述了在冬去春来之际,梅瓣纷飞、柳条新绿的景象。这样的自然美景并未给诗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反而让他更感伤怀。
尾联“世事每从儿戏过,门前歌舞又元霄”,则揭示了人世间的无常。元宵佳节本是欢乐的时光,但在诗人看来,这种欢乐犹如儿戏一般短暂,无法带给他真正的满足。
总的来说,《杪岁》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展现了南宋诗人独特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杪岁》是南宋诗人徐集孙的作品。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末年,正值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的时期。徐集孙的一生经历了从读书、科考,到仕宦、被贬的曲折过程。他勤奋好学,曾师从著名学者周必大,但由于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始终未能施展才华,实现报国之志。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日益衰弱,金兵南侵,战乱频仍。同时,权臣当道,官场腐朽,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徐集孙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感慨时局、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杪岁》便是其中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