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华阳窝辞 移南村辞
多柴多桑兮繁阴,栗熟兮山前山后而多闻。
有人兮素心,林密林疎兮溪山自为秋春。
不见兮相思,相思兮起下床而揽衣。
南畴兮嘉穟,北牖兮新葵。
转南村兮西庐,夫岂众芳兮要之。
何所独无芳草兮,惟吾宇其增菲。
纷有此内美兮,奚适而非良期。
勿知太元兮,又焉知义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树参天绿叶森森,丰收季节板栗的香气在山头满溢。心灵纯洁的人们生活在其间,任凭山林的稀疏与稠密带来四时交替的美感。
相思之情无法看见,却又在无形之中唤起,让人立刻从床上起身披衣而起。南方的田地里稻谷正丰收,北窗下的葵菜也新鲜可口。田间的小径引向了南村和西山的小屋,哪里不是芬芳的花草呢?只有我的家园增添了一份特别的美丽。
如此美好的景象, 每个时刻都是好日子, 不需太过忧虑时间或者世事的变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柴:木柴,这里指树木。
2. 桑:桑树。
3. 阴:树荫。
4. 栗:栗子,一种果实。
5. 山前山后:山的前面和后面,指山里。
6. 有人兮素心:有人拥有朴素的心。
7. 林密林疎兮溪山自为秋春:树林稀疏,山间溪流自由流淌,如同四季更替。
8. 不见兮相思:看不见的思念。
9. 起下床而揽衣:起床穿衣。
10. 南畴:南方的土地。
11. 嘉穟:好的稻穗。
12. 北牖:北面的窗户。
13. 新葵:新的葵花。
14. 西庐:西边的草屋。
15. 夫岂众芳兮要之:哪里不是繁花盛开的地方呢。
16. 何所独无芳草兮:哪里有不美好的地方呢。
17. 惟吾宇其增菲:只有我的住处是越来越美好。
18. 纷有此内美兮:有很多内在的美好事物。
19. 奚适而非良期:到哪里都是美好的时光。
20. 勿知太元兮:不知道什么是太元时代。
21. 又焉知义熙:又怎么知道什么是义熙时代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栗里华阳窝辞”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自然的宁静心境。诗中通过对山间景色、农田劳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远离喧嚣,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隐逸生活。同时,诗人在其中表达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内心的坚守,表现出诗人的高洁品质与超脱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栗里华阳窝辞 移南村辞》是王质在南宋时期所作。这一时期的诗人王质生活在战乱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青年时怀有报国之志,但在屡次科举不第后逐渐心灰意冷,转向隐居山林的生活。
在南渡后的岁月里,作者以其雄浑的笔力和深沉的情感描绘出了对战争、民生疾苦以及自然景色的关注。他以这首诗寄寓了自己作为一位志士仁人的悲天悯人情怀,同时也表达出在现实困厄面前所展现出的人生态度——尽管身处困境,依然能够葆有一颗热爱生活的豁达之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