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

标题包含
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
昔时乘障楚江边,信笔题诗度岁年。 岂敢嘲风仍咏月,祇思问舍与求田。 归心虽似陶元亮,句法宁窥孟浩然。 多谢君诗过褒拂,愈令惭汗出如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吴芾"的详细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比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当年我在楚国边境的屏障下生活, 以写诗的方式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不敢嘲笑风和月亮,只想找到安居的地方和土地。 我的心像陶渊明一样回归自然, 但在诗歌的技巧上我还在学习孟浩然。 感谢您的赞美和鼓励,让我感到羞愧和出汗。
去完善
释义
【昔时】过去的时候。 【乘障】意指出游、经过。 【楚江边】指长江岸边。 【信笔】随意、随便地。 【嘲风咏月】用典,来源于苏轼的“嘲弄风月”,形容文人墨客的闲暇生活。 【祇思】只是考虑。 【问舍求田】询问住所和田地的情况,此处指关心农业经济。 【陶元亮】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句法】写作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宁窥】指不完全掌握或了解。 【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多谢】表示感谢。 【君诗】指对方写的诗。 【褒拂】赞美、激励。 【愈令】更加使得。 【惭汗出如泉】比喻羞愧不已,汗如雨下。
去完善
赏析
《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吴芾这首诗歌是一首唱和之作,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昔日漫步江边、随意写诗度过的岁月,表达了隐居田园、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诗人也谦虚地表示自己虽然心中有陶渊明那样的归隐之心,但诗才却不敢比拟孟浩然,对于董伯玉的赞美,诗人更是觉得愧不敢当,心情紧张得如同出汗一般。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和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体现了诗人谦逊的品质和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是南宋诗人吴芾的一首名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2年)。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吴芾身为一名文人,历经了南宋初年的战乱、国家的动荡不安以及求取和平稳定的渴望。吴芾与董伯玉同为南宋文人,他们在国家危机时期选择投身于抗金事业,期望力挽狂澜,使国家和民众重新获得安定的生活。 然而,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以及秦桧等权臣的奸计使得他们的理想无法实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们借诗抒怀,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寄情于诗篇之中。 因此,在这首《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吴芾在痛心疾首的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表现出了一名忧国忧民的文人志士的高尚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