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汪永丰被荐解组还朝

标题包含
送汪永丰被荐解组还朝
等之土蒲同,他岂不云便。 顾宁图此君,曾不鄙吾县。 小折彭泽腰,仰看督邮面。 何以剸尔繁,胸次刚百练。 何以活尔癃,笔下丹九转。 堂上琴昼弹,境中枕宵奠。 那知彼魏相,不谓吾宓贱。 物议任物情,处之以无辩。 吾事尽吾心,持之以无倦。 木秀风必摧,水清石自见。 论定无后言,政成有公荐。 万万字民心,聊复书四卷。 概之六经然,意视文更善。 掇置黄麻中,专美学士院。 万万字民功,聊复碑一片。 概之舆议然,实视声更羡。 掇置青编中,专美循吏传。 行车气骎骎,卧辙心恋恋。 中牟满考回,太傅独班见。 采珠有相酬,怀玉毋自衒。 我以无聊归,兹其不胜羡。 已已长杜门,行行稳乘传。 相望道何修,相送足何殿。 缺然物将诚,聊尔诗当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丰(1036-1107),字幼度,号知稼翁,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 曾丰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历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等待中的泥土与菖蒲相伴,难道不认为这是方便的吗?回顾宁静的风景,这里并不比我所在的县城差。这种境遇就像陶潜一样有些微缩,却能承受住周遭的压力。这样的精神世界和勇敢态度,都来自百折不挠的信念。这个胸怀宽广的人,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在白天弹奏堂上的琴,晚上则沉浸在自己的境界里。谁也不曾料到那个魏相会来这里,也不会觉得我们卑微。所有的争议都让他们去说吧,我们只需心无旁鹜地做自己。我会用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保持着永不疲倦的精神。像树木独立出风头,必定会遭受风雨摧残;但清澈的水能映照出石头的美。评价来自外界,做得好自然会有人推荐。这几万字的成果,只是对民心的记录,只是为了写几卷书。 这本书记录了我们的努力,确实比文辞更加动人。这本书就放在黄麻之中,将荣誉献给学士院。几万字的为民奋斗,也只是树立了一座纪念碑。就像公众舆论那样,这些事迹被广泛关注和赞誉。这部作品就放在书本之间,成为了循吏的传记。 行驶的车辆迅速远去,但卧辙的心情却充满留恋。回到中牟时,恰好是考核的时候。得到别人的认可如同采到珍珠,拥有才华不必自我炫耀。我已经厌倦了这些琐事,现在我是如此羡慕他们的成就。我再次关闭大门,这次是长久关闭。前行之路该怎么走,送别的话该怎么说。 有点遗憾的是无法看到事物的真相,就用这首诗作为告别吧。
去完善
释义
1. 等之土蒲同:把汪永丰的地位与土、蒲相比拟。这里可能指汪永丰的官职与他们相当。 2. 他岂不云便:他们怎么会不满足呢?这里的“他”指的是汪永丰,表达对他的赞扬。 3. 顾宁图此君:顾是指从前,宁是平安、宁静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过去安宁的时候(指汪永丰未任官职时)就已经注意到他了。 4. 小折彭泽腰,仰看督邮面:指汪永丰担任小官时的行为和态度。彭泽腰可能指陶渊明在彭泽县的任职经历;督邮面则是说他在面对督察官员时也表现出色。 5. 何以剸尔繁,胸次刚百练:这句的意思是,如何能处理纷繁的事务呢?原来他的内心坚强如百炼钢。这里对汪永丰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赞誉。 6. 何以活尔癃,笔下丹九转:这两句意思是如何让人民生活得好,原来是靠他的文笔如炼丹术士一样神奇。这同样是对汪永丰能力的赞美。 7. 堂上琴昼弹,境中枕宵奠:这两句描绘了汪永丰的生活场景,白天弹琴娱乐,夜晚则安息在美好的环境中。 8. 那知彼魏相,不谓吾宓贱:这两句可能是一种自嘲。意思是汪永丰有魏相那样的才能,但我却没有认识到他的价值。 9. 木秀风必摧,水清石自见:这句是谚语,意思是出类拔萃的人或事物往往会遭到攻击,就像树木高耸,风必然会摧毁它;水清澈见底,河底的石头自然会被看见。 10. 论定无后言,政成有公荐:这两句的意思是,对于汪永丰的政绩,既然已经公之于众,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而他的政绩成功,也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11. 万万万字民心,聊复书四卷:表示汪永丰为人民做的事情很多,可以写满四卷书。 12. 概之六经然,意视文更善:这句话认为汪永丰的文章就像儒家经典一样,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优美。 13. 掇置黄麻中,专美学士院:这是说汪永丰的文章收录在黄麻集中,在学士院独占鳌头。 14. 行车气骎骎,卧辙心恋恋:这句描绘了汪永丰离去的情景,马车在行驶过程中气势磅礴,但汪永丰仍然心系民众,对百姓有着深深的眷恋。 15. 中牟满考回,太傅独班见:这两句意思是在中牟这个地方考试回来,只有汪永丰得到了太傅的接见。 16. 缺然物将诚,聊尔诗当饯:这两句表示作者对汪永丰的离别感到惋惜,并希望通过这首诗为他送行。
去完善
赏析
曾丰的这首《送汪永丰被荐解组还朝》表达了对于汪永丰学识与政绩的赞赏和祝愿。诗歌首先指出汪永丰与作者自己的相似之处,表明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通过对汪永丰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清廉、敬业的形象。诗人赞扬了汪永丰处理政务的能力以及对待民生问题的关注。同时,诗人以魏相、宓贱为例,表明自己认为汪永丰具有丞相之才的期许。末尾部分,曾丰鼓励汪永丰继续努力,期望他的成就能够得到广泛认可和公正评价。全诗情感诚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汪永丰被荐解组还朝》,是南宋诗人曾丰所创作的。诗中的汪永丰,即汪应辰,字圣锡,江西乐平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据考,这首诗作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是南宋高宗赵构统治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时代。 其次,让我们关注一下这一时间段内与作者曾丰相关的人生际遇。曾丰在这一年间,正处在家乡梅州任职,对于远方的政局变动,他身为文人骚客,感同身受地写下了这首诗篇,以此表达对国家的担忧之情。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绍兴年间,正是宋金战争激烈进行之际,宋军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国力衰弱。而内部,官僚腐败严重,政治黑暗。作为一介文人的曾丰,对这样的局面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愤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