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听演师琴

标题包含
听演师琴
禅悟却参琴,山高水复深。 七弦手共语,万籁耳无音。 激烈鬼神泪,发挥天地心。 秋风时一曲,怀古更伤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领悟禅宗智慧的同时,也学会了欣赏琴声。高山流水般深邃的道理令人叹服。手指在七弦琴上奏出美妙乐章,我的耳朵仿佛能听到一切声音。激昂的曲调如同鬼神洒泪,抒发着天地间的深情厚谊。每当秋风响起的时候,这曲子让我怀念古代,也更加感慨现在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听演师琴》注释: 1. 禅悟:领悟禅意。 2. 却:表转折,相当于"但"。 3. 参琴:通过弹琴来领悟禅意。 4. 山高水复深:指弹琴的环境幽雅。 5. 七弦:指古琴有七个音弦。 6. 手共语:指抚琴时与琴声对话。 7. 万籁:各种声音。 8. 无音:这里指听不到其他杂音,只听到琴声。 9. 激烈:激昂热烈。 10. 鬼神泪:形容琴声感动人心。 11. 发挥:表现。 12. 天地心:天地精神。 13. 秋风时一曲:秋天时演奏的一首曲子。 14. 怀古:怀念古人及其事迹。 15. 伤今:感慨当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听演师琴》描述了聆听琴艺高手演奏古琴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自然和人生的深刻领悟。 首联“禅悟却参琴,山高水复深”,以禅悟为主题,表达出古琴音乐的深邃意境。次句通过山水形象的描绘,暗示琴声如高山流水般源远流长,引发人的无限联想。 颔联“七弦手共语,万籁耳无音”,诗人用“七弦”指代古琴,表示在琴声中,演奏者和乐器之间仿佛在对话;而“万籁耳无音”则表达了聆听者在享受这美妙的琴音时,外界的一切杂音似乎都被屏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颈联“激烈鬼神泪,发挥天地心”,表现了琴声激昂热烈,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同时也体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使人心生感慨。 尾联“秋风时一曲,怀古更伤今”,借秋风起时的音乐场景,抒发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在琴声中领略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古琴艺术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在其中获得的感悟与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演师琴》是宋代诗人史卫卿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被称为“两宋”。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史卫卿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担任官职,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被罢黜。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同时也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在这一时期,音乐艺术在社会上非常流行,特别是古琴演奏,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史卫卿本人也是一位热爱音乐的文人,他对古琴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他被罢黜后,常常通过欣赏古琴演奏来排解内心的郁闷。 这首《听演师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琴演奏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