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点绛唇 廿一史弹词第六段说十六国开场词

标题包含
点绛唇 廿一史弹词第六段说十六国开场词
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解缙、徐渭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 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以诗词歌赋见长。明武宗正德六年(1...查看更多
Luciaqian2411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晨钟响起,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一切混乱颠倒。过去的经历又有多少呢?从昨天到今天,镜子里的容颜已经老去。千年的乐章,只是一场欢笑闲聊,又有几个人真正明白其中的意义呢?
Luciaqian2411
去完善
释义
暮鼓晨钟:形容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时光。 何时了:什么时候能结束。 七颠八倒:形容混乱的局面。 昨日今朝:指过去和未来。 千年调:长久的岁月里。 一场谈笑:指历史上的风云变幻。
Luciaqian2411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点绛唇 廿一史弹词第六段说十六国开场词》是明代才子杨慎所著。杨慎被誉为“明三才子”之一,他的诗词才情横溢,而这首词则显示出他独特的感悟和人生态度。 词中通过描绘暮鼓晨钟、春花秋月的景象,表现出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则是对历史长河中那些纷繁复杂的事物的无奈与感慨。而“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则道出了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悲哀。 然而,尽管人生的苦难重重,杨慎却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这一切,正如最后一句“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所言,生命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这场谈笑之间,而真正理解生命真谛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这种对生命的豁达和睿智,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Luciaqian2411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廿一史弹词第六段说十六国开场词》是明代才子杨慎在明武宗正德年间所创作的一首长调词。此时期杨慎仕途受挫,以诗酒自娱,加上对历史文化的热爱,遂有此篇佳作。 十六国是指公元4世纪到5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此时中原战乱频仍,各民族政权并起。作为明朝的文人,杨慎对这一历史时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这首词展现了十六国时期的混乱局面,以及英雄豪杰的悲壮人生。
Luciaqian2411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