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致仕张尚书新创道院
梓泽成新致,金丹有旧情。
挂冠朝睡足,隐几暮江清。
药圃分轻绿,松窗起细声。
养高宁厌病,默坐对诸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居建成之际,我感受到了宁静的新生活,而在这座新居里,还有那久久无法忘怀的旧日友情。现在我已辞去官职,每天悠然自得地睡觉,在傍晚时分欣赏着江水清澈的美景。在药圃里,绿色的嫩芽刚刚破土而出;透过松木窗户,我听到了轻柔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修养身心是再好不过了,于是我便默默地坐在那里,陪伴着我的学生们。
去完善
释义
1. 梓泽:地名,此处可指代张尚书的住所或居住地附近的景观。
2. 金丹:古代道教炼制的丹药,可以延年益寿。
3. 挂冠:辞官,放弃官职的意思。
4. 药圃:种植草药的园子。
5. 松窗:种满松树的小屋或窗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古诗,诗人以新颖的手法表现出了古人闲适的生活状态。诗句中“梓泽成新致”与“金丹有旧情”用典丰富,暗含了诗人在官场上遇到的挫折以及他退隐的决心。通过描写“挂冠朝睡足”、“隐几暮江清”等生活细节,展现了一幅宁静且生动的隐居画卷。此外,“药圃分轻绿”、“松窗起细声”等诗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环境的优美,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的恬淡心境。最后两句则凸显了诗人养高的情操以及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致仕张尚书新创道院》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徐铉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45年左右,正值南唐建立之初,时局较为安定。在这一年里,徐铉结识了刚刚退休的张尚书(即张说),两人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徐铉作为一代才子,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然而,在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命运总是受到政治风云的左右。在南唐建国之初,徐铉曾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功名利禄的向往逐渐淡薄,开始追求心灵的宁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与张尚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尚书是一位退隐的高官,他在任上勤勉尽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退休后,他选择了远离尘嚣,在新创的道院里修身养性。徐铉被他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歌来赞美他。
在这首诗中,徐铉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道院的清幽环境,以及对张尚书品格的敬仰之情。同时,他还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像张尚书一样,过上与世无争、心灵安宁的生活的愿望。这首诗歌成为了徐铉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文人墨客的理想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