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止吟
时止则须止,时行则可行。
时行与时止,人力莫经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行止:行走与停留。这里指一种生活态度,是选择前行还是暂停休息。
2. 时:时机,时代。
3. 须:必须。
4. 可行:可以行动;可以实行。
5. 经营:筹划和组织。
去完善
赏析
《行止吟》是北宋著名哲学家、诗人邵雍的一首哲理诗。诗中通过“时止”与“时行”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际遇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首句“时止则须止”揭示了当机遇不再需要及时停止的道理。意在告诉我们,面对各种复杂纷繁的世事,应学会把握时机,适时收手,懂得适可而止。此句强调的不仅是行动的收敛,更是对人性和世事的理性反思。诗人以这样的告诫传递出沉着冷静的智慧,勉励我们遵循自然法则行事,避免贪得无厌的后果。
第二句“时行则可行”则传达了顺势而为的真谛。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勇敢前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这使我们意识到,作为个体,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善于审时度势,还要具备勇往直前的精神。有时候,果断地抓住身边的每一个机会,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
然而,诗人在第三句“时行与时止”中暗示了,无论是行动还是停止,人的力量无法改变这些必然的趋势。这意味着在某些时刻,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力回天。这一观点并非消极的宿命论,而是提醒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人力的局限。同时,诗人也鼓励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并顺应这些规律,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和谐与平衡。
综上,《行止吟》具有深远的哲理意蕴,向我们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老师,我期望学生在鉴赏这首诗歌的过程中,能够理解诗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思考,从而陶冶情操,培养谦逊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止吟》是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易学家邵雍所创作的一首描绘人生哲理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7年,正值北宋仁宗皇祐年间。
在这个时期,邵雍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和重用。他曾在举荐科举中落选,这使他深感怀才不遇的无奈。尽管如此,邵雍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修身养性,研究学问,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在北宋仁宗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知识分子们普遍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希望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这种时代背景下,邵雍以诗言志,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在《行止吟》中,邵雍通过描述自然界的景物变化,形象地阐述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和生老病死。他认为,人的命运如同自然界的风云变幻,无法预测也无法改变。因此,我们应该顺应自然,淡泊名利,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谐。这一观点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高尚情操,具有很高的哲理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