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三首 其七
寒山舞,拾得笑,丰干一曲无羌调。
啰啰哩,哩哩啰,近是秋林落叶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山舞动,拾得欢笑,丰干奏响一曲独特的曲调。
啰啰哩,哩哩啰,正值秋天,树林中落叶纷纷。
去完善
释义
《偈十三首 其七》是宋僧释慧空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中部分词语的注释:
1. 寒山舞:指唐代僧人寒山的诗才与佛舞。
2. 拾得笑:指唐代僧人拾得的笑对世间万事的态度。
3. 丰干一曲无羌调:指丰干和尚弹奏的曲子没有悲凉的情感。
4. 啰啰哩,哩哩啰:是古代诗歌中的语气助词,无实意。
5. 秋林落叶多:形容秋天树林的景象,落叶满地。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寒山、拾得和丰干三个禅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为引子,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寒山舞”象征着禅宗的顿悟和解脱,而“拾得笑”则表达了禅宗对生命快乐的追求。接下来,“丰干一曲无羌调”暗示了禅宗音乐的独特魅力,那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美妙之声。
紧接着,诗中以“啰啰哩,哩哩啰”这样具有旋律感的语言描述,形象地描绘出秋天树林里落叶飘零的美景。这种声音与景象的结合,使得诗歌充满了音韵之美和视觉冲击力。最后,“近是秋林落叶多”点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既是对禅意的深化,也是诗人在这一画面中寻找自我和人生价值的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偈十三首 其七》是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1279年之间的宋代。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创作尤其繁荣。
在这个时期,释慧空作为一位僧人,对禅宗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曲折,但始终坚守信念,以禅理为指导,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在宋代,禅宗思想在中国佛教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禅宗强调个人的直接体验,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觉悟。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的文人雅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人在诗歌、书画等艺术形式中表达了他们对禅宗的理解和感悟。释慧空的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禅宗的哲理,引导读者领悟生活的真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