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幽岩头陀求化

标题包含
幽岩头陀求化
火后幽岩山,中有四在句。 院在要人兴,钟在要人铸。 道在要人行,佛在要人做。 头陀寒拾流,四句尽分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火之后,静谧的山岩中,流传着四个箴言: 1. 院落需要人们去建设; 2. 钟声需要人们去铸造; 3. 道理需要人们去践行; 4. 佛法需要人们去修习。 这些教诲都是寒拾大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去完善
释义
"火后幽岩山":这里是指经历了火灾后的幽岩山。 "中有四在句":这四句是诗中的重点,强调了四个方面。 "院在要人兴":"院"指寺院,"兴"指兴起重建,这句意思是寺院需要人们来复兴、建设。 "钟在要人铸":"钟"是指寺庙里的钟,"铸"是铸造的意思,这句是说寺院的钟需要人们来铸造。 "道在要人行":"道"指的是道理或道路,这里可以理解为佛教的道理或者修行道路,"行"是实践、实行的意思,这句就是说佛教的道理需要人们去实践、执行。 "佛在要人做":"佛"是佛陀,"做"是修习、修炼的意思,这句是说要成为佛陀那样的人需要人们自己去修习、修炼。 "头陀寒拾流":"头陀"是对苦行僧的尊称,"寒拾"是指唐代诗人寒山和拾得,他们是禅宗的开山鼻祖,这里用他们来代表那些坚持修行的僧人。 "四句尽分付":这是说前面提到的四个方面的道理都完全交代给这些苦行僧了。
去完善
赏析
《幽岩头陀求化》是宋代诗人释慧空的一首禅诗。这首诗通过四个句子表达了四个道理,分别对应了“院”、“钟”、“道”和“佛”四个主题。首先,“院在要人兴”表达的是寺庙的兴盛需要人的努力和参与;其次,“钟在要人铸”意味着钟声的敲响也需要人的操作和实践;接着,“道在要人行”强调了道德和真理的传承需要人们的实践和行动;最后,“佛在要人做”则表明了成佛之路需要人们去身体力行,而非仅仅依靠信仰和崇拜。这四句诗共同传达了禅宗的智慧: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努力,才能实现个人的修行和提升。而头陀寒拾流的教诲也是同样强调了个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岩头陀求化》是宋代僧人释慧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幽静山岩间的一位头陀僧人在禅定中追求精神解脱的场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佛教发展迅速,禅宗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教派之一。释慧空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诗歌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强调自我修行和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这首诗正是他表达这种信仰和追求的作品之一。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慧空正置身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宁静与顿悟。他与世无争,过着简朴的生活,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禅宗的信仰和理解。这个时代背景知识包括禅宗的发展、宋朝的宗教政策以及对文人墨客的崇敬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创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