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潮州定兄
临漳拜起,秀峰出气。
潮落海门,月生云际。
定则不二,二则不定。
鳄鱼潭底黑如烟,轻轻窥着伤人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临近水边的拜石站起身来,秀美的山峰就像吐气一样出现了。
海浪退去时在海门形成的美景,月亮升起时云朵在天空中映出的边际。
确定的事物不会再有改变,而有变化的事物就不能说是确定了。
鳄鱼在水潭深处,黑暗如同烟雾,悄悄观察并等待猎物到来,伺机伤害生命。
去完善
释义
临漳:指唐代的邺城(今河南安阳市),曾是隋唐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用来形容潮州府的繁荣景象。
拜起:指礼拜起身。
秀峰:指美好的山峰或山峦。
潮落海门:指潮水的涨落变化。海门,即海口,为江、河入海之处。
月生云际:意指月光照耀在云端之上。
定则不二:表示佛法的“定”是不变的,不是二元对立的。
鳄鱼潭: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潭内有大量鳄鱼出没。
黑如烟:形容鳄鱼潭的水色暗沉,如烟雾笼罩一般。
轻轻窥着伤人命:轻描淡写地就夺去了人的生命。这里暗示了鳄鱼的凶残本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以及诗人在离别时对友情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全诗以意象为依托,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临漳拜起,秀峰出气”,写的是诗人与朋友在临漳告别时的情景。“拜起”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而“秀峰出气”则暗示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无奈和不舍。这句诗既有画面的生动感,又充满了情感的深沉。
接下来的两句“潮落海门,月生云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潮落海门”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分离,而“月生云际”则预示了未来重逢的希望。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定则不二,二则不定”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定则不二”意味着确定的目标和信念,可以帮助人们在困难中坚定前行;而“二则不定”则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保持冷静和清醒。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诗的主题,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最后两句“鳄鱼潭底黑如烟,轻轻窥着伤人命”,是对现实社会的揭示。“鳄鱼潭底黑如烟”象征着社会中隐藏的险恶和陷阱,而“轻轻窥着伤人命”则揭示了这些危险对人们的威胁。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潮州定兄》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白居易创作于贞元二十年(804年)的一首五言古诗。这一年,他因病辞去杭州刺史的职务,回到洛阳闲居。他的弟弟白行简也从襄州刺史任上卸任,准备前往潮州担任郡守。在临别时,白居易写下这首《送潮州定兄》来表达他对弟弟的深深不舍之情。
这一时期的白居易刚刚经历了宦海浮沉,身心俱疲。他在杭州任职期间,虽然政绩显著,但在政治上却屡遭排挤。因此,在辞官回乡后,他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家族的兴衰和手足之情让他无法置身事外,兄弟间的离别更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
贞元二十年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白居易深感仕途险恶,决定远离政治漩涡,转而关注民生疾苦。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关注社会问题的诗歌作品,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