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苕川故人

标题包含
寄苕川故人
千古长情祇翠岑,休谈点石化黄金。 秋来国事方尝胆,病后禅机忽上心。 老眼看书嫌字细,干喉饮酒喜杯深。 几回空检斑衣箧,望断白云天外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古深情只在于翠绿的青山,不再谈论将石点化为金。 秋天来临时,国家大事让人如品尝苦胆;生病之后,突然对禅意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的眼睛在阅读时,觉得字迹太小,而喉咙在喝酒时,更喜欢酒杯的深度。 已经多次翻检那布满补丁的衣箱,眺望远处天空下外层的白云。
去完善
释义
寄:寄托情感。 苕川:地名。 故人:旧交;老朋友。 千古长情:长久的深情厚谊。 祇:只。 翠岑:青翠的山峰。 休谈:不要谈论。 点石:传说中的故事。海水变成盐,石头变成金。比喻事物的变化。 化黄金:指改变穷苦状况,得到财富。 国事:国家大事。 方:刚刚。 尝胆:品尝胆的苦味。形容艰苦环境下的生活体验。 病后:生病以后。 禅机:禅宗所说的领悟佛教教义的契机。 老眼:老年的眼睛。比喻老年人。 书嫌字细:因为年纪大了视力下降,看书时觉得字迹太细小难以看清。 干喉:喉咙干燥。 喜杯深:喜欢喝酒的杯子容量大些。 几回:多次。 空检:检查无所得。 斑衣:破旧的衣服。 箧:竹箱。 望断:极目远望直至消失不见。 白云:天空中的白色云彩。 天阴:天空阴暗,太阳被遮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寄苕川故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首联“千古长情祇翠岑,休谈点石化黄金”,通过比喻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将友情比作永恒的山丘,而无需谈论世俗的财富。颔联“秋来国事方尝胆,病后禅机忽上心”,借秋后病愈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病后悟出的人生哲理。颈联“老眼看书嫌字细,干喉饮酒喜杯深”,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状态,表达了在人生暮年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尾联“几回空检斑衣箧,望断白云天外阴”,以遥望天空的白云为寄托,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整体来看,全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生动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苕川故人》是唐代诗人张至龙的作品,创作于晚唐时期。 在创作此诗时,张至龙正处于宦途不畅、赋闲在家的状态。晚唐时期,宦官权力膨胀,政治腐败,战乱频发,使得文人雅士们普遍感到忧虑和失落。面对现实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公,张至龙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故人的思念愈发强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歌,希望借以寄托自己的愁绪和对故人的深切挂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