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史
水草山花各自春,闲居常谨坐船身。
忠言似药偏医国,好句如金不疗贫。
王霸兴亡难讳史,彭殇寿夭不由人。
感来莫计更深浅,祇见苍头换烛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水草和山花在各自的春天里绽放,我闲暇时常常坐着小船悠闲自得。
对国家忠诚的谏言就像良药,但无法治愈国家的贫穷;美好的诗句如同黄金般珍贵,却也无法解决贫困问题。
历史上的王霸兴亡难以回避,而彭殇寿夭这些人生常态也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
感悟到这一切的深浅并无关系紧要,只是看到光阴流转,烛光摇曳。
去完善
释义
草:植物名,一般指草本植物,此处是名词动用,意为草木;
山花:山中的花朵;
春:春天;
闲居:闲散的住处;
谨:谨慎;
坐船身:在船上坐着;
忠言:忠诚的话;
似药:像药一样;
偏:只;
医国:治理国家;
好句:优美的句子;
如金:像黄金一样宝贵;
不疗贫:无法改善贫困的状况;
王霸:君主和臣子;
兴亡:国家的兴衰;
难:难以;
讳史:隐瞒历史事实;
彭殇:比喻长寿和短命;
寿夭:寿命的长短;
由人:取决于人的意愿;
感来:感慨的到来;
莫计:不要计算;
更深:时间更晚;
浅:浅显;
苍头:仆役;
换烛频:频繁更换蜡烛。
去完善
赏析
《点史》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历史的独特理解。首联描绘了自然景象中花草各有春天,同时也暗示出人生的多样性。颔联通过比喻来说明美好的建议和诗句并不能解决生活中的贫困问题,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颈联则强调了历史的规律性,无论国家兴衰还是个人寿命长短,都有其必然性。尾联则表达出诗人对人生感慨的深度,深夜反思之时,更感到时光流逝,人生无常。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史》是南宋诗人张至龙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年-1162年),这一时期正值金朝入侵北宋末年,战乱频发,家国离乱的社会背景下。
当时的张至龙身处南宋朝廷,目睹了国家战乱的悲惨景象和百姓疾苦。他在这首诗中以“点史”为题,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的忧虑。他希望统治者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重整山河,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南宋社会的风貌,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张至龙本人亦是一位有着强烈民族责任感和历史担当的文人墨客,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