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杂诗平韵 其十九

标题包含
杂诗平韵 其十九
黄金甲第托崇高,独鸟遥天惜羽毛。推食肯弹谋士铗,解衣但恋故人袍。除将书腹何藏富,剩却诗肠不减豪。天问当时已无告,那堪愤读古离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章甫,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出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 章甫自幼聪颖过人,20岁时中举人,22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金碧辉煌的华贵衣裳充满崇高的气息,独自飞翔的鸟儿在遥远的天空中珍惜自己的羽毛。愿意无私地向谋士提供食物,脱下衣服只关心故人的温暖。除了用书籍充实内心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富有呢?剩下的是永不减少的诗歌才华和豪情壮志。向天发问已经无法得到答案,更难以忍受愤怒地阅读古代离别的伤感诗篇。
去完善
释义
黄金:指金碧辉煌的皇宫。甲第:豪门宅邸。 独鸟:孤飞的鸟。比喻作者自己。 遥天:遥远的天空。羽毛:鸟的羽毛,比喻自己的才华。 推食:让食物给别人吃,表示慷慨好施。弹铗:用击打剑柄来表达欲望,喻指谋求职位。这里两句是表达作者对当权者的期望,希望得到信任和重用。 解衣:脱下衣服送给别人穿,表示慷慨。但恋:只依恋。故人:旧交,老朋友。袍:古代官员的礼服。这两句是形容自己对友情的重视。 书腹:装满了书的肚子,形容学识渊博。何藏富:没有什么可以珍藏的财富,表示自己的财富就是知识。 诗肠:诗歌创作的热情。不减豪:豪气不减当年。 天问:屈原的诗篇名。无告:无人告知。 那堪:怎能忍受。愤读:激愤地阅读。古离骚:指《离骚》等古人的诗词,这里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去完善
赏析
《杂诗平韵 其十九》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情感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先,诗人在第一句“黄金甲第托崇高”中,通过描绘一幅华丽的景象,表现了荣华富贵的生活。然而,紧接着在第二句“独鸟遥天惜羽毛”中,诗人又以孤独的鸟为喻,表达了在繁华世界中,自己对珍贵友谊的珍视。这两句相互映衬,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在接下来的四句中,诗人分别以“推食肯弹谋士铗”和“解衣但恋故人袍”为例,进一步展示了友情的重要性和珍贵。前者描述了君主对臣子关爱备至,后者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这两组形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诗人心中对友情的理想画卷。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除将书腹何藏富,剩却诗肠不减豪”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诗歌的热爱。这里,诗人将自己的学问和智慧视为财富,表明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他还在诗句中流露出豪放的气质,展现出独立不羁的人格魅力。 最后,诗人以“天问当时已无告,那堪愤读古离骚”作为结语,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历史典故的感慨。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屈原《离骚》一诗的引用,揭示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对正义事业的期许。整首诗在此达到了高潮,使主题得以深化。 综上所述,《杂诗平韵 其十九》通过丰富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凝练的笔墨,成功地展示了一位才学出众、志趣高洁的诗人的形象。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更是对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呼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诗平韵 其十九》是中国古代诗人章甫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618-907年)时期,具体时间无从考证。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诗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代表文学之一。 章甫生活在唐朝盛世,他在朝廷任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官场经验。然而,他并未沉溺于权力和名利之中,而是时刻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章甫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批判社会现象的诗篇。 这首《杂诗平韵 其十九》便是其中之一。在这首诗中,章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虑和担忧。他关注国家的兴衰,担忧人民的困苦,希望能用自己的诗歌来唤起人们的警醒,共同关心国家的未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