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除日

标题包含
除日
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 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春光不一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淑真(约1082年-约1135年),号幽栖居士,浙江钱塘人,是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朱淑真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婚前和婚后。在婚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鞭炮声中,腊月已经接近尾声,糖酒温热,蜡烛的花蕊微微有些凉意。晨曦微露,春意阑珊,仿佛感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春日气息。
去完善
释义
1. 除日:农历十二月下旬的某一天,即除夕。 2. 爆竹声:指在春节期间燃放鞭炮的声音。 3. 腊已残:指农历腊月即将结束。 4. 酴酥酒:一种古老的酒水,这里代指美酒。 5. 烛花:蜡烛燃烧时形成的火焰形状。 6. 朦胧晓色:指天刚亮时的昏暗光线。 7. 春光:春天的景色或气息。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除日》中,诗人朱淑真通过对除夕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她对春天即将来临的期待与喜悦。首先,“爆竹声中腊已残”一句,以声音和时间的对比,表现出了除夕夜的气氛。接下来的“酴酥酒暖烛花寒”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特殊的时刻,既温暖又寒冷的感受。接下来的“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春光不一般”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外界变化的敏锐感知,以及对春天的强烈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除日》是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56年左右。朱淑真是南宋著名的才女,她的诗词才情横溢,情感真挚,深受后世喜爱。在《除日》这首诗中,她通过对过年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是南宋中期,时局动荡,战乱频繁。朱淑真所在的浙江一带,时常受到金兵侵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她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她在婚姻上并不如意,丈夫对她并不关心,这使得她深感孤独和痛苦。因此,她的许多诗篇都流露出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爱情的向往。 在《除日》这首诗中,朱淑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过年的热闹景象,如“满酌屠苏酒,通宵不成寐”、“香消烛烬浑无寐,数尽寒更晓钟未”等句,表达了她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她也通过“一年虚过又新年,百岁曾无百岁人”的感叹,传达出她对人生的哲思,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人生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