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恨选二其二
迟迟花日上帘钩,尽日无人独倚楼。
蝶使蜂媒传客恨,莺丝柳线织春愁。
碧云信断惟芳梦,红叶盛时想到秋。
几许别离多少泪,不堪重省不堪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漫长等待时光,花影才慢慢爬上帘幕;寂寞的日子里,我独自倚靠在这高楼上。蝴蝶和蜜蜂似乎在传递着远方客人的消息,黄莺与垂柳却好像织入了春天的哀愁。远方的书信如同碧绿云朵,只有在梦里才能相见;看到繁茂的红叶,便会想起那收获的秋天。这离别的泪水有多少,一次次回味,一次次流泪。
去完善
释义
1. 花日:指花开时节。
2. 蝶使蜂媒:蝴蝶和蜜蜂作为春的使者,这里借指传递信息的人。
3. 莺丝柳线:黄莺的叫声如丝般绵绵不绝,柳树在春天吐出嫩绿的叶子,象征春天的生机。
4. 碧云信断:碧云象征远方的来信。信断则意味着失去联系或消息中断。
5. 红叶:秋天枫叶变红,比喻季节变化。
去完善
赏析
首联“迟迟花日上帘钩,尽日无人独倚楼”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致,但诗中的“独倚楼”却点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清晨阳光透过帘幕映入屋内,那花朵缓慢开放的景象仿佛传递着时光的脚步,而诗人却是孤独地凭栏远望。这一对比揭示了诗人虽身处美景之中,心灵却感受不到愉悦。
颔联“蝶使蜂媒传客恨,莺丝柳线织春愁”中,“蝶使蜂媒”指蝴蝶和蜜蜂来传递消息,这里暗示诗人盼望收到远方的书信;而“莺丝柳线”则象征春天绿意盎然的景色。然而,“客恨”“春愁”又表现出诗人在此情境下的无奈与哀愁。诗人心中饱含离别之苦和对远方的牵挂,这使她无法尽享春天的乐趣。
颈联“碧云信断惟芳梦,红叶盛时想到秋”中提到“碧云信断”,表明诗人的思恋之情难于传递;“红叶盛时想到秋”意味着离别的场景萦绕心头,难以忘怀。这两句通过写梦境、回忆的方式,进一步强调诗人深深的离愁。
尾联“几许别离多少泪,不堪重省不堪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心中无法承受的重重心碎。分别的泪水已难以计数,每一次的回想都让诗人痛彻心扉。整首诗情感深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诗人的离愁别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恨选二其二》是南宋著名女诗人朱淑真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朱淑真生活于这一时期,因此她的诗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朱淑真生活在南宋初年,当时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百姓生活困苦。她身为女子,生活受制于礼教束缚,婚姻不自由,这使得她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她曾有一段美满的婚姻,但由于丈夫离家远游,两人聚少离多,使得她倍感孤独。这些人生际遇都深深地影响了她的诗歌创作。
在南宋初年,儒家思想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社会对女性的要求非常严格。女性被期望成为贞洁、贤良的妻子和母亲,她们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礼教规范。然而,朱淑真却是一位有着独立思考和追求的女性,她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非常罕见的。
在这样的人生际遇和社会背景下,朱淑真写下了这首《春恨选二其二》。诗中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她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担忧。她的诗句优美动人,富有哲理,展示了她在文学上的卓越才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