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家傲

标题包含
渔家傲
岩壑萦回云水窟。 林深路断迷烟客。 茅屋数椽携杖舄。 人寂寂。 侵檐万个琅玕碧。 倦客羁怀清似涤。 更无一点飞埃迹。 溪涨慢流过几席。 寒湜湜。 凫鹥点破琉璃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葛胜仲(1072年-1144年),字鲁卿,号丹阳居士,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 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及第,历任国子监丞、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岩沟壑蜿蜒曲折地缠绕着云雾缭绕的水源之处。 树林深处,道路中断,烟雾弥漫,让人迷失方向。 在山间小屋里,手持竹杖和鞋子,感受到四周宁静的气氛。 这里空寂无人,屋檐下翠绿的琅玕遮天蔽日。 疲惫的旅人在这种清新的环境中洗去了心中的烦恼。 没有任何飞扬的尘土痕迹。 溪水缓缓上涨,流淌在身旁。 寒冷而清澈的水面倒映出野鸭和鸥鸟的身影,打破了如琉璃般的色彩。
去完善
释义
岩壑:指山峰和山谷,这里指渔村附近的自然环境。 萦回:形容云和水在山谷间缭绕的景象。 云水窟:此处指云雾缭绕的溪水源头之处。 林深路断:形容树林茂密,使得道路难以辨认。 迷烟客:迷失在烟雾中的游客,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 茅屋数椽:几间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携杖舄:携带手杖和鞋子,表示准备行走。 寂寂:形容周围环境安静无声。 侵檐万个琅玕碧:形容竹叶青翠欲滴,仿佛要侵到屋檐上。琅玕,美玉,这里指绿色的竹子。 倦客羁怀:旅途劳累的人心情沉重。 清似涤:像清水洗涤过一样清爽。 飞埃迹:飞扬的尘埃踪迹,这里指城市的喧嚣。 溪涨慢流:河水上涨,水流变得缓慢。 过几席:指流水声传到座席附近。 寒湜湜:形容寒冷的天气。 凫鹥点破琉璃色:指水鸟在水面上掠过,打破了宁静的水面,使水面泛起涟漪。琉璃,形容水面光滑如琉璃。
去完善
赏析
《渔家傲》是宋代诗人葛胜仲的一首词作,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山林之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 上片通过对山岩、壑谷、云雾、树林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邃、幽静的氛围。“岩壑萦回云水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林深路断迷烟客”则表现了树林深处的寂静与神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茅屋、竹杖、足屐等细节,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人寂寂。侵檐万个琅玕碧”则强调了山间的宁静和人迹罕至的特点,同时通过“万个琅玕碧”的形象描绘,表现出竹子的高洁品质。 下片则表达了诗人身处美景中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倦客羁怀清似涤”表明诗人虽然在旅途中感到疲惫,但在这美丽的山水中,他的心情得到了洗涤,变得明朗起来。紧接着的“更无一点飞埃迹”则表现了环境的洁净,令人心旷神怡。而后,诗人又通过对溪水、凫鹥、琉璃色的描绘,传达了山水的清澈和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家傲》是南宋著名词人葛胜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也就是宋朝南渡之后的历史阶段。 葛胜仲(1072年-1144年),字鲁卿,号丹渊,浙江义乌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学不倦,后来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赋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以词的成就最为显著。 在《渔家傲》中,葛胜仲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一时期的葛胜仲正处于仕途生涯的高峰期,担任了南宋朝廷的重要职务,参与了南宋的政治活动。然而,他也面临着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等问题。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内部党派纷争激烈,政治形势复杂多变。与此同时,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扰,给南宋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葛胜仲通过《渔家傲》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