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悼往

标题包含
悼往
昨夜西楼月,团圆似去年。 凤屏非复旧,虎枕未成眠。 破恨凭湘酎,流哀寄蜀弦。 葛华与参宿,此见恐无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昨晚西楼的月亮,依旧像去年那样圆满。 凤凰屏风已经不再如旧,虎形枕头也不能让我入睡。 满怀怨恨只能借酒消愁,悲伤之情寄托在琴弦上流淌。 葛花和参星之间,恐怕我们今生再无缘相见了。
去完善
释义
1. "昨夜西楼月" 中的 "西楼":指位于宅院西侧的楼房,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离别的场景。 2. "团圆":此处指月圆之时,即中秋或正月十五元宵节。 3. "凤屏":屏风的一种,因屏风上绘有凤凰图案而得名。 4. "虎枕":古代一种装有陶瓷虎头的枕头,传说能避邪驱疫。 5. "湘酎":湖南地区的黄酒,在此表示悼念之情。 6. "蜀弦":四川地区的琴弦,在此表示倾诉哀伤之情。 7. "葛华":古人祭祀时用以清洁器皿的草,象征礼仪之重要性。 8. "参宿":星名,即猎户座中的参宿三星,象征着商旅平安归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怀念过去的诗。诗人以月亮为引子,通过对比昨夜的团圆之月和去年的月圆之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接着,诗人用“凤屏非复旧”和“虎枕未成眠”来描绘昔日繁华不再的凄凉景象,进一步表达了哀悼逝去的时光的情感。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借用湘江美酒和蜀地的琴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无尽哀愁。最后,诗人以“葛华与参宿,此见恐无缘”收尾,寓意着自己与过去的美好时光恐怕再无相见之日,从而更强烈地表现了对往昔的眷恋。整首诗情感深沉,构思巧妙,堪称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悼往》是北宋诗人胡宿的一首缅怀故人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40年前后,即北宋仁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胡宿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参与了朝廷的许多重要决策。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曾多次因直言敢谏而触怒权贵,导致他被贬谪出京。在这种人生际遇下,胡宿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交织在一起,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在北宋仁宗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士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使得许多文人士大夫在面对现实的挫折时,更容易陷入怀旧的情绪。因此,胡宿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怀旧之情,实际上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