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
百卉迎韶律,辛夷花最先。
与春宜有旧,造物底无偏。
棠棣先饶韡,山樱未敢燃。
倚风遥可爱,犯雪不胜妍。
影乱梅花地,香迷豆蔻天。
红啼昨夜雨,紫妬晓来烟。
上药能全命,灵滋合永年。
帝家琼圃在,此物未应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百花迎接阳春的节奏,辛夷花最早开放。
春天来临,万物生长并无偏倚。
棠棣花开繁茂,山樱不敢妄自燃烧。
迎风摇曳的花朵美丽迷人,雪地中的花朵更加娇艳。
梅花的影子在土地上婆娑,豆蔻花香弥漫在空中。
红花在夜雨中绽放,紫花在晨烟中摇曳生姿。
仙草可以治愈疾病,滋补圣品让人长寿。
皇帝的花园里种植了这些植物,它们不应该被浪费。
去完善
释义
1. 韶律:即指美好的春光。韶,美好;律,节气,季节。
2. 辛夷:又称木莲、木笔,是一种春天的花卉。
3. 有旧:指春季到来时,辛夷花早早开放。
4. 底:古汉语中的一种用法,表示原因或情状。相当于“为”或“因为”。
5. 棠棣:即棠梨。这里用其花朵盛开的状态来形容辛夷花的繁茂。
6. 韡:繁茂的样子。
7. 山樱:日本的樱花品种之一。这里用以衬托辛夷花的美丽。
8. 燃:燃烧,此处形容山樱绽放时的绚烂色彩。
9. 倚风:随风飘摇的样子。
10. 犯雪:在雪地上开放的姿态。
11. 影乱梅花地:形容辛夷花在梅花树下投影错乱的景象。
12. 香迷豆蔻天:形容辛夷花香弥漫的情景。
13. 红啼:比喻花瓣如雨点般落下。
14. 紫妬:紫色与红色交织的景象。
15. 上药:指珍贵的药物。
16. 灵滋:指滋养生命的精华。
17. 帝家琼圃:古代皇家的花园。
18. 捐:丢弃,抛弃。
去完善
赏析
《辛夷》是宋代诗人胡宿创作的一首描绘辛夷花的诗。在这首诗中,胡宿通过对辛夷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首联“百卉迎韶律,辛夷花最先”,点明了辛夷花在春天的地位,它是最早迎接春天到来的花朵之一。这里以“百卉”来形容春天的百花齐放,而辛夷花则率先迎接春天的到来,体现了它的独特之处。
颔联“与春宜有旧,造物底无偏”,表达了辛夷花与春天的亲密关系,以及大自然的公平无私。这里的“底”字可以理解为“到底”的意思,即表示无论如何,大自然对万物都是公平的,没有偏袒。
颈联“棠棣先饶韡,山樱未敢燃”,描述了棠棣花和山樱花的特点。这里的“韡”指棠棣花的茂盛,而“燃”形容山樱花的艳丽。这两句表明,尽管棠棣花和山樱花都有各自的美,但它们都因辛夷花的存在而显得逊色。
尾联“上药能全命,灵滋合永年。帝家琼圃在,此物未应捐。”指出辛夷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用来养生延年。因此,尽管帝家的琼圃中有各种各样的珍贵植物,但辛夷花这样的宝贵之物是不应该被抛弃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辛夷》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诗人胡宿。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995年前后,也就是宋朝的太宗时期。这个时期的宋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歌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胡宿的人生际遇颇有些波折。他曾担任翰林院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位,但因为政见不合而被贬为江州刺史。在政治生涯中,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权贵所动,这也反映在他的诗歌作品中。
在《辛夷》这首诗中,胡宿通过对辛夷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源于他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源于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
在这个时代,宋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宋朝的经济、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对外战争的失败和内部政治斗争的激烈使得国家局势日益紧张。这些时代背景都为胡宿的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沉的思考空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