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徐怀古

标题包含
南徐怀古
昔人战血化为土,今人常怀昔人苦。 大江冥冥截海流,铁瓮城髙排万虎。 乾坤未定龙蛇争,日月须归仁义主。 江山本不为英雄,英雄自负江山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令(1032年-1059年),字逢源,号钟山子,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南京,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 王令年轻时曾师从王安石,深受其影响。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以诗歌最为著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过去的人们战争留下的鲜血已经融入泥土,现代人却常常惦念着他们的苦难。 大江滔滔,如同海洋的洪流,而铁瓮城的城墙高耸,仿佛千军万马在守护。 天地间尚未确定谁胜谁负,群雄逐鹿;太阳和月亮终究会回归仁义的王者。 然而江山本不是为了英雄而存在,是英雄们自以为是地将自己与江山紧密相连,直至生命的终结。
去完善
释义
1. 战血:指战争流血牺牲的人们的鲜血。这里意味着战争的残酷和对历史的反思。 2. 今人:指的是作者及他那个时代的人们。 3. 大江:长江的别名。 4. 铁瓮城:古代南京附近的一座军事城堡,位于今江苏镇江一带。 5. 乾坤:天地、宇宙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世界局势。 6. 龙蛇:比喻英勇豪杰或邪恶势力。 7. 日月:比喻统治者或国家政权。 8. 江山:原指山和水,这里比喻国土、疆域。 9. 英雄: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如帝王将相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怀古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批判和对和平、仁义的向往。 首联“昔人战血化为土,今人常怀昔人苦”,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百姓的苦难。昔日战死者的鲜血已化作泥土,而现代人却依然被过去的痛苦所困扰。这里表达出的是对战争的痛恨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颔联“大江冥冥截海流,铁瓮城髙排万虎”,通过描绘大江和铁瓮城的景象,展现出磅礴的历史氛围。冥冥的大江犹如巨龙,直冲入海;高高的铁瓮城如猛虎踞守,守护着一方土地。这里是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赞叹,也是对他乡故地的眷恋。 颈联“乾坤未定龙蛇争,日月须归仁义主”,则是对政治现实的尖锐讽刺。在天地尚未安定的时候,龙蛇(象征权力和势力)仍在争夺;但真正的日月之光,应该归于有仁义之心的人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和对现实的不满。 尾联“江山本不为英雄,英雄自负江山死”,则是对英雄主义的犀利否定。江山不是为英雄而生,而是英雄过于自信,导致了江山甚至自己的覆灭。这里透露出的是对英雄的警示和对和平的追求。 整首诗以怀古为主题,用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考和观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徐怀古》是北宋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咏史抒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0年左右,当时王令正值青年时期。在南徐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一带,王令凭吊古战场,感怀历史兴亡,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篇。 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王朝正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边疆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仍然尖锐。王令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成功,后来因病去世,年仅27岁。 在《南徐怀古》的创作背景下,王令通过对古代战争的回忆,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他也通过对比古代英雄和现代文人的遭遇,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有志向、有才华的青年诗人的精神风貌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